各位老師和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今天是大年三十,在這個吉慶的日子里,我們在此開展一場小型而精心策劃的詩會。通過這個活動來增加年味中的詩歌氣息,和原創作者們“零距離”接觸,也可以在寒潮席卷中撿起一些回憶的碎片,帶著詩性的目光,看這只燕子誕生、蛻變、翱翔。
今年是北燕詩社的第三年了,我們辦了三期詩會,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體驗。有作者對于作品,作品之于作者的深化,還有青年作者們不斷成長、蛻變。我知道,我們當中有一些朋友已經離開了我們,包括我自己原計劃于11月底離開一切詩群,欲解散詩社,可最后還是回來了,因為這里有從我們詩中翩飛的“燕子”,這里已經與我的交際、愛好深深相融,成為我的精神家園。接下來,和我同時期的社員將面臨畢業、求職、工作等問題,這很有可能成為部分社員的最后一屆詩會。
【資料圖】
我不禁想起,在我大學最迷茫,情緒如江河泛濫的階段,我在自媒體平臺遇到了你們,我們著手搭建一個詩社。起初,沒有任何計劃,也不需要任何計劃,只是任憑文字將我們淹沒,任憑稚嫩的語言把自己逗笑,但是交流的很開心。在這樣的玩耍之余,我們成長了起來,有了方向,從一只雛燕漸漸學會了飛翔。
我社在過去這一年,涌現出一批成績卓越的作者,他們堅守住了對文字的熱愛,不斷回歸文字的內心。我社成員先后在《詩刊》《星星》《延河》《青春》《中華文學》《參花》《光芒》等國省級刊物發表了作品,在全國大學生櫻花詩歌賽、第九屆野草文學獎、湖北省一二九詩賽、重慶地質杯中斬獲了特等獎、一等獎等獎項。發表和獲獎絕不是我們的目的,事實上我們也很少刻意談及發表,更多的是努力建立起每月練筆、征稿的鼓勵創作體系,舉辦以詩社為中心的詩歌獎,挖掘更多青年文學愛好者。這些愛好者來自五湖四海,性格多樣,每一只都是獨一無二的燕子,無可替代。
活動方面,我們在毫無經費的情況下,不僅把詩歌節和三期詩會順利舉辦,并在羅茂林同學的引薦下和青海師范大學天風文學社開展了聯誼,在汝穎文化藝術館的扶持下發行了專刊。在這里向每一個我們的朋友、搭檔致謝,是你們的傾心幫助,造就了北燕的佳績。對于我個人,遇到你們不斷強化了我的方向和信念。我很慶幸遇到最早支持我的的才子張溫克,樂于助人的鄧桎卿,靈活的芷鳶,帥氣的溪十一,還有責任心強烈的周自龍、李煜、子夜、樂婧雅、阿偉、孟冰等人。我相信我們今天所做的,也許滿腔熱血會淡化,但是為了愛好為了理想奔波的姿態用永遠刻骨銘心。
又是一年,燕子要來了,煙火藏匿在梧桐葉里。
燕子披著詩的光彩,絢爛而樸素,飛過山川河流,飛過汪洋大海。
青春會謝幕,湖泊會干涸,萬物春生秋滅,永不停歇。只要“人文永存,朗誦不止”,我們會在詩中永存。
北海有燕,不問歸期。羽翼爍爍,芳華代發!
燕子飛過,霞光布滿了天空,春泥上有嶄新的生活。
(本文為“玉兔雍燕·春泥成霞”新春實時講稿,作者馬彧)
通訊員:熊軻
來源:號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