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堅守六年的衡水湖義務巡湖員:看好候鳥就是最大責任
中新網衡水1月26日電 (崔志平 王天祥 黃建)“報告,東門口、湖心路、小湖區都已巡視完畢,一切正常。”春節期間,衡水湖義務巡湖員李國忠像往日一樣,正在向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濱湖新區綜合執法局匯報當日的巡湖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打過魚、做過生意、開過觀光船,從小在這長大,喜歡這湖,更喜歡這些鳥兒。”今年55歲的李國忠于2017年報名成為衡水湖義務巡湖員,6年來,他堅守崗位,守護著湖區濕地和萬千在此越冬鳥類的安全。
春節期間,李國忠在湖心路上觀察湖面結冰情況。 陳康 攝當日,李國忠開著電瓶車駛向所負責的區域。7公里的湖心路,他每天最少要在鳥類最活躍的早晨和傍晚走兩趟,除了觀察湖面、候鳥情況,還要排查各類安全隱患。
李國忠停下車,拿起望遠鏡看向梅花島方向,他要尋找的是兩只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卷羽鵜鶘。“每天要用望遠鏡看看它們,心里才踏實。”李國忠說。
春節期間,李國忠駕車行駛在湖心路上。 陳康 攝2022年12月,李國忠在巡湖時發現梅花島上來了兩位新“客人”——卷羽鵜鶘,驚喜之下立即上報。“后來經確認,這兩只卷羽鵜鶘裝有定位裝置,根據軌跡顯示2021年冬天曾在長江流域活動,它們的到來說明咱衡水湖生態越來越好了”。
除了日常巡湖,李國忠的工作還包括給在衡水湖越冬的鳥類準備“新家”。“衡水湖進入冰凍期后得給這些候鳥提供飲水、覓食和清潔羽毛的場地。”李國忠請示匯報后,在湖心路南側的小湖區破冰開辟出了一小塊水域。
春節期間,李國忠寫巡湖日志。 陳康 攝“每天要根據實際天氣情況,決定是不是還得破冰。”當日,他仔細觀測后發現開辟的水域沒有再結冰,于是放心地結束了這一趟巡湖,回到執勤小屋寫巡湖日志。
據李國忠介紹,巡湖日志的內容包括準時準確記錄衡水湖天氣、湖面狀況、鳥類活動軌跡、植被情況等,義務巡湖6年,他的日志也寫了6年。
春節期間,李國忠在碼頭上觀察湖面。 陳康 攝對于這份工作,李國忠笑說,家人都很支持,春節期間老伴兒更是經常過來陪著他。“因為放不下這邊,連除夕的年夜飯都是兒子兒媳帶著孩子趕來,一起在執勤小屋吃的團圓飯”。
衡水湖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被稱為“京津冀最美濕地”。目前,衡水湖記錄到的鳥類達333種、昆蟲757種、植物594種、魚類45種。“看好這些候鳥就是我最大責任,會一直把‘母親湖’守護下去。”李國忠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