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西安1月24日電 (楊英琦)舞龍舞獅、竹馬、旱船、踩高蹺……春節期間,一場場社火巡游表演正在西安多地上演,精彩幽默的演出引起觀眾陣陣歡呼,人們在此沉浸于傳統民間年俗,感受濃濃年味。
自漢武帝在千年前的漢長安城頒布“太初歷”確定了春節的時間,此地隨之成為春節“故鄉”。不僅耍社火、放爆竹、貼門神等傳統年俗成型于漢代,廣為現代人所知的戲曲、舞蹈、雜技也是曾流行于漢代歡度新年的方式。由此,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深入挖掘漢長安城遺址文化內涵,在今年春節文旅活動上啟動沉浸式漢文化主題體驗活動“漢宮紀”。讓前來過年的游客們身臨其境,感受“漢風穿越”之旅。
圖為漢長安城新春活動現場。 漢長安城供圖社火“芯子”一扎起來,吸引了不少游客眼球。記者在現場看到,從未央宮章城門到前殿遺址,社火巡游的隊伍的花鼓、竹馬、旱船等演出吸引游客一路跟隨,新春市集里,熱騰騰的肉夾饃、豆腐腦、搟面皮、鏡糕攤位前人頭攢動。與此同時,附近景區內的秦腔傳統劇目接連上演,附近村鎮的居民和游客聚攏在戲臺下喝茶看戲。“這個春節,忒色(太好了)!”
圖為傳統民間年俗表演。 漢長安城供圖在漢城湖景區,漢服愛好者們游園、留影。體驗彩繪團扇、投壺、蹴鞠等特色傳統項目。在不遠處的廣場,正在上演的“漢宮百戲”贏得現場陣陣掌聲。市民王女士就住在附近,她表示:“今年來到漢城湖景區游玩,發現這里的傳統文化體驗豐富精彩、年味兒十足,熱鬧極了。”
據了解,漢城湖曾為漢長安城護城河,如今仍是西安城市防洪的保障工程,景區經過多年建設,在提升人居環境的同時,展示傳播漢文化、水文化。今年春節期間,漢城湖組織“漢禮”系列活動,對漢代禮儀進行生動再現。
圖為漢長安城新春活動現場。 漢長安城供圖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中,漢長安城的整體格局保留至今,是現存規模宏大、遺跡豐富、格局明確、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都城遺址。如今的漢長安城,歷史與現代交融、遺址區與村莊共生發展,遺址保護正與區域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使此地成為獨樹一幟的城市休閑文化空間。(完)
圖為漢長安城新春活動現場。 漢長安城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