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華夏公益論壇會議上隆重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華夏公益項目,其中專為殘障人士服務信息平臺“月臺殘障論壇”榮獲殊榮,受到了大眾矚目。
據悉,華夏公益論壇會議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指導,華夏時報社、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聯合主辦,本次論壇齊聚來自企業界、公益界、學界的諸多大咖,探討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語境下,中國公益的未來之路。
此外,主辦方揭曉了年度十大華夏公益項目,獲獎的項目均通過華夏公益論壇組委會評審委員會審定,具有高度權威性和影響力。
(資料圖)
殘殘融合的交流互助平臺,受全球性社會關注和認可
獲得年度十大華夏公益項目殊榮的月臺殘障論壇,是一個殘殘融合的專業化殘障信息服務平臺,以“看見、交流、互動、融合”為使命,殘障群體可以在此發聲、交流、甚至吶喊,這彌補了市場在這個領域的不成熟與空白。
月臺殘障論壇,獲得年度十大華夏公益項目殊榮
目前,月臺殘障論壇已經處于穩定運營階段,腦癱、肢殘類諸多殘障人士都紛紛加入此陣地暢所欲言發帖,溝通互動氛圍十分濃烈。為了提供更好的幫助,論壇構建了專業性知識科普和主題討論兩大板塊,并邀請了行業知名協會和優秀社會機構入駐,包括東莞市肢殘人協會、中國夢·助殘夢公益巡回工作組、殘障歷程、杭州諾亞腦癱人士互助會、潛愈健康科技有限(廣州)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機構,提供著全面化、專業化的殘障相關知識分享。
隨著功能化的不斷完善,論壇用戶也可以通過“一鍵@大V”與業內意見領袖進行互動,加強鏈接與融合。不久之后,論壇還將與殘培機構推出網課,并提供本地殘障互助、異地殘障交友、輔具等相關服務,打破殘障群體的強地域性限制。
依托從產品、設計到商業管理的團隊力量賦能,平臺開放性將進一步完善,成為匯集殘障者、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及相關從業者等多方角色的社交平臺,解決長期以來殘障者獲取信息和參與大眾輿論的兩大問題:信息質量差和不易獲取。
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誕生后,陸續獲得全球性社會關注和認可。曾是全英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入圍項目(全英第12名)、獲得春暉杯國家級獎項、第十四屆中英創業大賽復賽入圍項目。在中國,獲得了中殘聯的強力支持,多家媒體和協會機構如廣州日報、華夏時報、東莞肢殘人協會、中殘聯創就業中心等跟進報道。
在國際方面,得到了薩里大學商學院院長熊瑜教授、華威大學(中國)副校長顧賽教授、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倫敦孵化器、英國國際創新中心(UKIIC)、英國慈善NFT籌款機構、白金漢大學校友會、Bucks CSAA、萊斯特、愛爾蘭注冊NGO愛心社等各類社會愛心人士和知名慈善機構的大力支持。
項目發起人被高度關注:一名25歲腦癱英國碩士
據了解,月臺殘障論壇項目團隊是一個跨專業,中英雙國雙軌發展的國際化小組,涵蓋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計算機技術等 5 個專業,團隊中還有東莞市肢殘人協會副秘書長、創業就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夢·助殘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領域人士。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的發起人李子康,也是一名腦癱患者。
李子康1歲時便被診斷為先天性腦癱,目前靠助行器才能正常行走。18歲那年,他說服父母毅然奔赴加拿大,獨自先后在加拿大、愛爾蘭和英國留學,推著助行器上學完成了從高中到MBA的學習。
今年25歲的李子康,剛剛英國白金漢大學碩士畢業。這是全英唯一一所私立獨立大學,是獲得英國女王簽發的皇家憲章的獨立大學,其頒發的學位受國際認可,學生滿意度、師生比、教育質量等重要指標中皆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他還取得了許多傲人成績。比如合作成立了2個國際專項獎學金、成為了東莞市肢殘人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夢·助殘夢——幫扶殘疾人創就業”學術委員會成員、英國白金漢大學學生大使、英國僑報教育專欄作家……
李子康代表東莞市肢殘人協會發表演講
推動月臺殘障論壇項目之前,李子康操持著之前自己創辦的公司——熊貓教育咨詢公司,截至現在為30多位殘障人士或其家屬提供過留學咨詢服務。為此,加拿大Unionville Academy以李子康的名義設立了熊貓自強獎學金,優先頒發給UA就讀的殘疾學生,學生的學費可直接減免15000加幣;2021年12月,白金漢大學成立了“白金漢大學-熊貓教育有限公司殘障獎學金”,并獲得英國國會議員的支持。
國際媒體報道李子康的個人事跡(圖右)
談及創建月臺殘障論壇的初衷,李子康曾表示,他希望通過月臺幫助殘疾人及時獲取較全面的信息;同各地的工作人員、同伴交流;甚至分享獨特的知識、經驗、技能和觀點,向公眾充分展示自己,達到增進自我認知、尋求職業機遇等目的,以及促進偏見和歧視的消除。
關于“月臺”的含義,李子康解釋道:“人生就是一列從醫院奔向墳墓、沒有回頭路的快速火車,到了月臺,有人上車了解我們,我們也要下車去往自己的目的地。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是殘疾人就一直停留在車上等待死亡,人生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需要我們停靠,我們需要月臺。”
來源:號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