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許繼電氣下屬柔性輸電公司成功攻克光纖組網通信技術,實現通信路徑自適應、光纖通道多冗余、光纖成本降低和模塊同步性提升,提高了換流閥可靠性,進一步鞏固許繼電氣換流閥冠軍產品地位。
閥控設備作為柔性直流輸電工程中的關鍵設備,猶如電腦的CPU,光纖與子模塊則可視為CPU信號的傳輸通道和接收端,三者的性能直接決定整個柔性直流輸電系統的運行性能。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柔性直流換流閥電壓等級從幾十千伏發展到±800千伏,子模塊數量越來越多,連接閥控與子模塊的光纖需求量隨之增加。上千根長達百米的光纖需要一根根鋪設在工程現場,不僅大幅提高柔直換流閥設備的成本,對閥控與子模塊間通訊可靠性也提出艱巨挑戰。
光纖組網動模樣機
(資料圖片)
柔性輸電公司基于“節約柔直換流閥成本、提高設備競爭力”的目標,深入研究光纖組網通信技術。歷經6個月,研發團隊在技術攻關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取得以下關鍵創新:
通信路徑自適應:每個模塊由1個通信接口增加至4個,在數據發送過程中自動選擇最先收到通信指令的接口。“誰快選誰”的模式提高了通信接收效率,保證模塊同步偏差處于ns級別。
光纖通道多冗余:子模塊之間由相互獨立到聯成光纖組網,每個子模塊具有多個接收指令的通信接口,若其中一個通信接口失效,仍能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光纖組網連接示意圖
組網擴展性強:每個光纖組網中的每個子模塊均可通過一對短光纖與另一組中子模塊進行串聯,從而完成更大的組網,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組網擴展示意圖
光纖成本低:每個組網中的光纖數量降低83%。鑒于組網中子模塊越多,整體需要的光纖量就越少,因此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增加每個組網中的模塊數量,進一步節約成本。
科技創新為國之利器,許繼電氣對科技創新的追求不曾停下腳步。光纖組網通信技術的應用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技術空白,為未來工程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以實際行動打造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中國名片”。
來源:號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