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張 曄
當前我國物聯網新物種企業群體總量及發展特征如何?這些企業怎樣引領新賽道發展、新能級提升?近日,在中國物聯網新物種企業大會上,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發布了《GEI中國物聯網新物種企業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
在“萬物相連、互聯互通”的物聯網產業領域,已聚集了一批引領潮流的新物種企業。新物種企業逐漸成為新經濟條件下物聯網領域的新動能、新增長點。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物聯網新物種企業數量共156家。另外,自2016年起上市“畢業”的新物種企業有4家,超齡“畢業”新物種企業有5家。
《報告》指出,新物種企業在物聯網產業的感知層、應用層集中爆發。在物聯網產業的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4個層次中,2021年分別涌現了42家、6家、23家、85家新物種企業,其中感知層和應用層新物種企業合計占比達81.4%。在賽道分布方面,156家中國物聯網新物種企業分布于衛星通信、云服務、協作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等34個賽道。
從國家高新區分布來看,中國物聯網新物種企業中有110家位于國家級高新區,占總數的70.5%,其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量最多,有50家,其次為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1家),深圳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10家,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上海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均為4家。
從城市分布來看,“北上深錫杭”為物聯網新物種企業五大聚集地,五市物聯網新物種企業共113家,占2022年中國物聯網新物種企業總數的72.4%。其中北京50家、上海28家、深圳20家、無錫8家、杭州7家,其次為廣州和蘇州各6家、天津5家、武漢和南京各4家、合肥3家,青島和長春各2家。從城市群分布來看,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分別出現59家、56家、27家物聯網新物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