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數據壁壘” 構建數字政府“四梁八柱”
全面摸清94家省級部門系統和數據家底,累計匯聚數據853.4億條;建立省市一體化數據目錄體系,累計編制標準目錄13.9萬類……這是江蘇省政務辦開展數據匯聚治理交出的成績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據壁壘”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堵點。江蘇省堅決打通數據共享“大動脈”,聯通“數據孤島”,暢通“數據瓶頸”。據江蘇省大數據管理中心主任吳中東介紹,江蘇開展數據匯聚治理攻堅行動,初步實現數據資源一體化統籌管理。
在東臺市,記者看到只要掃一下營業執照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各種信息。“20個部門的63個許可、確認、備案事項信息全部歸集在里面。”東臺市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說,同時還打通了6個部門9個業務系統的“數據壁壘”,通過填報身份證號碼或者社會信用代碼,系統自動抓取電子證照,就可實現81個審批服務免證辦理。
另外,江蘇基本建成人口、法人、電子證照、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社會信用等五大基礎數據庫,上線省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并獲得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等20個部委116個接口代理,接收265萬條回流數據。
這些數據的匯聚得益于江蘇政務系統堅實的云網基礎設施。“‘一朵云’是我們政務服務的基礎支撐”,江蘇省大數據管理中心副主任陳俊說,現已初步形成“1個省級主節點+13個市級主干節點”的政務云體系,支撐全省7900余個非涉密政務系統上云運行。
江蘇頒布《江蘇省“十四五”數字政府建設規劃》,印發《省政府關于加快統籌推進數字政府高質量建設的實施意見》,出臺一系列制度規范,基本形成數字政府規制和政策體系。
2022年10月,江蘇成立了全國第二家數字政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圍繞標準研制、標準貫徹和標準服務,系統性、整體性推進數字政府標準化工作,全面提升數字政府規范化、一體化發展水平。
“蘇服辦”是江蘇政務服務的“總門戶”。記者看到,企業、群眾辦事都非常方便,可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網、“蘇服辦”App、江蘇12345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查看各種信息。
江蘇省政務辦副主任李曉雷告訴記者,“蘇服辦”移動端接入各級各類服務應用達3410個,平均月活躍用戶4520萬,逐步成為企業和群眾掌上辦事主渠道。江蘇政務服務網的“一網四端”體系,建有省市縣三級160個綜合服務旗艦店,實現鎮村級站點全覆蓋,注冊用戶達1.43億。
數據“共享開放” 政務服務便企利民
網上遞交材料,僅用兩天就辦好了店鋪招牌。這讓南京市六合區個體工商戶梁琴很驚喜,“真沒有想到這么快。”這源于六合區“合心意”政務服務云平臺。作為南京首個區級政務服務平臺,“合心意”對接匯聚數據信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這是江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的一個縮影。江蘇出臺了全國首部促進政務服務便利化的地方性法規,建立了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據江蘇省政務辦副主任趙明介紹,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部門編制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有21萬項,其中網上可辦率達94%,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欄接入江蘇的事項68項、高頻服務26個。
在連云港市,以前開辦便利店需要21個工作日。通過打通省市監、省煙草、省新聞出版3個省級業務系統以及第二類醫療器械零售備案和戶外廣告設施設置審批2個市縣業務系統,實現一次辦結,時限縮減為最多5個工作日。
“一網統管”讓社會治理效率大大提升。南京市浦口區通過對城市運行數據實時歸集,設計城市生命體征及城市運行態勢指標400多項,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及時發現城市運行管理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先后榮獲江蘇省依法行政示范項目、南京市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等榮譽。
蘇州市基本實現全市視頻監控和物聯網監測點接入“一網統管”平臺;南通市建立“一網統管”事項閉環處理機制;鹽城市初步建成“城市駕駛艙”;泰州市完善數字孿生城市空間底座……“一網統管”的體系在全省已初步構建。
公共資源“不見面”交易是數字政府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近期,南通華榮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南京市建鄴區一個地塊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投標,企業負責人在南通通過南京智能開標大廳遠程答辯功能,順利完成了投標。“我們不用跑很遠的路,操作也很便捷,太方便了。”華榮公司負責招投標工作的陳工說。
有事就打12345。在全國率先建成省市縣一體化聯動服務的江蘇12345熱線,2022年接處群眾訴求達3995.6萬件,成為企業群眾與黨委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同時,江蘇省政務辦依托12345政務熱線還創新打造“熱線百科”平臺,“目前平臺已匯聚省市縣三級、6926家黨政部門精心制作的6.8萬條政務信息、13.3萬對熱點政策問答。”江蘇省政務辦副主任張旻說。
“數字政府”賦能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江蘇正在全面構建數字轉型新格局。”江蘇省政務辦黨組書記、主任徐光輝說,“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據介紹,江蘇把數字政府建設作為助推數字經濟、引領數字社會、營造數字生態的先手棋,聚焦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全面推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2022年12月13日,泰興市政銀合作“蘇服辦”便民服務點正式揭牌,全市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社保、醫保等4個領域13個事項的服務,可依托92家基層銀行網點辦理。通過深化“政銀合作”,江蘇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覆蓋省內工農中建交五大行4623個網點,并同步輸出至長三角區域7546個網點,著力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
省級政府部門、設區市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正全面快速有序展開。江蘇人社一體化平臺網上辦事服務大廳實現30個高頻事項“跨省通辦”,截至2022年底,平臺辦件量達8065萬件;制造業領域通過“智改數轉”,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不斷實現新突破;借助數字技術融合應用,數字城鄉建設也取得實質性成果;數字化治理模式創新,進一步提升了社會治理水平;生態環保數字化轉型,為助力美麗江蘇建設做出新貢獻……
高效的政務服務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了重要支撐。一年來,江蘇先后出臺“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審批“一件事”改革,“拿地即開工”“交地即發證”“竣工即交付”等一批創新做法在江蘇落地。
2022年12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蘇企通”平臺惠企政策直達工作的通知》,建立政策直達服務機制,加大惠企政策落地落實力度。“蘇企通”在省級有關部門、13個設區市、113個縣(市、區)及園區三級貫通應用,梳理上線“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等政策服務事項3417項,歸集惠企政策1.7萬余條,推送政策3691條,推送企業8.2億次。
徐光輝說,江蘇全力打造“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現代數字政府,以優質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華每日電訊沈汝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