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教育擴容工程的深度推進,校園建設正呈現煥然一新的變化,多功能教室的應用、運動場地的翻修等逐漸普及,新變化令人欣喜之余,也暗藏隱憂。近年來,各地中小學因裝修施工引起的學生中毒、學校停課事件頻頻出現,校園裝修之痛錐刺著社會最敏感的神經。
(相關資料圖)
校園裝修的標準化變局,從“合格”邁向“優+”
過去許多校園裝修工程暴露了“重美觀、輕環保”“管理粗放”“事后補救”等對裝修污染不重視的現象,標準存在的漏洞無疑構成了裝修詬病的無形推手。近年來,隨著公眾對健康安全意識的不斷覺醒,校園裝修的標準化迎來新變局。
2022年11月,深圳市正式啟動《中小學校項目規范》,該《規范》對深圳市中小學校室內裝修工程的性能與指標要求提升至國際先進標準水平。據了解,《規范》中卓越級空氣質量限值要求與現行國家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的要求相比,下降(嚴格)了約30%~60%,實現了標準的與時俱進。
《規范》還強調以事先預測為主,從源頭把控裝修材料及家具的污染物釋放率,在裝修工程完工后達到卓越級和優質級的標準,有效增強了標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數字化技術精準溯“源”,建科院“預”治裝修污染頑疾
據悉,深圳翠灣社區第一幼兒園、福山社區幼兒園、福保社區幼兒園、福田區教育傳媒幼兒園等十余所學校均率先應用了《規范》要求的卓越級空氣質量標準,借助以“預評價”為核心的空氣質量全過程管控技術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層層把關,在驗收階段成功達到了硬裝卓越級和軟裝優質級的空氣質量限值標準。
室內裝修過程極具動態性和復雜性,受疊加效應影響,所謂的環保材料逐漸成為一道假象,污染治理反彈難尋突破口,裝修工程深陷空氣污染的超標困局。此外,校園裝修工程更是面臨高標準、短時限的雙重考驗,室內裝修污染控制功課亟需專業技術平臺的支持和維護。
由深圳建科院研發的室內空氣質量全過程管控技術區別于傳統“先污染、后治理”的空氣污染管控思路,強調以結果為導向,變末端治理為源頭預防,通過全過程污染管控、整體制約個體的倒逼方式,在運行機制上實行全面和精確管控。同時,該技術運用了數字化污染控制手段,通過IndoorPACT室內空氣污染預測軟件,以環保預測結果為導向進行合理選材,材料、家具比產品標準高出60%—92%,在源頭上規避了潛在的污染風險,精準靶治裝修污染弊病,從而成功達到國際先進標準的空氣質量水平。
據悉,深圳建科院研發的室內空氣質量全過程管控技術目前已落地福田“卓越綠裝”首批試點項目,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共民生場景中。與現行國家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要求相比,各個裝修試點項目的空氣污染源指標濃度限值均下降了40%~50%,室內裝修工程完工后均能達到卓越級指標,高效推動了各項品質工程落地,獲得廣大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學習生活品質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教育是立國之本,校園孕育著社會未來發展的希望,唯有保障健康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校園才能真正成為凈化心靈的育人之所。
來源:號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