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陜西涇陽縣大棚種植的西紅柿成熟了,每天上萬斤西紅柿從這里發往全國。“陜西西紅柿第一縣”涇陽縣,因網紅品種普羅旺斯西紅柿俏銷,人聲鼎沸熙熙攘攘。
三十出頭的呂洋,是涇陽人。2017年他返鄉接觸到電商,和兩位發小合伙創業賣農產品,三人嘗試過很多品種均以失敗告終,最終選擇賣家門口種植的普羅旺斯西紅柿實現逆襲,一躍成為拼多多上類目銷售排名第一商家,眼下正值年貨購銷高峰期,呂洋經營的西紅柿年貨格外俏銷。
12月26日,拼多多正式啟動2023年年貨節。年貨節期間,平臺將聯合全國各省市上千個地標產區,從供應源頭為“多多好年貨”保駕護航。拼多多將全力激發和匹配春節新消費浪潮,推動各大原產地把握年貨銷售旺季,開拓全國市場。活動期間,平臺將繼續對生鮮農產品“零傭金”,傾斜“百億補貼”“萬人團”等價值超過30億元的站內資源和紅包優惠,充分發揮“多人團”等創新消費模式,持續滿足城鄉消費者的年貨需求。
(相關資料圖)
▲農戶們采摘普羅旺斯西紅柿。王曉峰 攝
發小創業屢戰屢敗
涇陽地處關中平原腹地,這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晝夜溫差較大,素有關中“白菜心”美稱。
呂洋中專畢業后,在深圳做過房地產銷售,后來回到西安跟表哥一起做網絡推廣。2017年,他回到家鄉涇陽,一個大膽的想法也油然而生——創業,自己做電商。說干就干,他找到了退伍回鄉的發小袁明,雙方一拍即合,決定“靠山吃山”,就從賣農產品入手。
兩人各拿出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在電商平臺上開店,主營當地的涇陽茯茶。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不到一年虧了近5萬。兩人決定更換產品,先后賣過五寶茶、阿膠、姜糖膏等,但都沒有成功。2018年呂洋忍痛關停了網店,他又回到西安工作近一年,但始終沒打消過創業的想法。
2019年,呂洋再次找到袁明,說服他一起在拼多多上開店,同時把同村楊偉帆拉進來一起干。當時聽朋友說平臺上農產品流量好,他們選擇做新疆和陜西蘋果,蘋果是大品類,網上銷得好,但眼看著快過年,蘋果旺季來了,他們的店鋪銷量卻一直起不來。
經歷過多次失敗后,呂洋反思做農產品,品質把控最關鍵。蘋果有一批因物流問題,導致消費者收到壞果,結果一堆差評,拉低店鋪評級。
那年到了大年三十,呂洋和袁明他們商量,最后給各自一次機會,試試銷售家門口的普羅旺斯西紅柿,這個品種涇陽當地種植近10年,大產區,口感也好。
轉戰普羅旺斯西紅柿
普羅旺斯西紅柿,是從荷蘭引進品種,在國內種植的水果西紅柿,主產區集中在陜西、山東。涇陽縣擁有獨特氣候和土壤,種植的普羅旺斯西紅柿內瓤沙甜,吃起來有種“小時候的西紅柿味道”。
呂洋說:“我們在產區,掌握一手貨源,在成本上占據優勢。”袁明他們有些猶豫,當時,普羅旺斯西紅柿以社區團購為主要渠道,電商平臺上很少有銷售,主要是單價高,普通西紅柿一斤3-5元,而普羅旺斯西紅柿賣到7-10元,皮薄不易運輸損耗也大,袁明心里直打鼓。
呂洋認為普羅旺斯西紅柿沙質多汁的口感,一定能征服消費者的心,如果還賣一些普通產品很難脫穎而出。三人商議一番,用好品質、超低價來打響“第一炮”。
▲袁明(左)在大棚內察看西紅柿。王曉峰 攝
他們跑遍縣里大棚基地,挨個品嘗,用手能將果實掰開,生吃甜度極高,這是普羅旺斯品種區別于其他西紅柿的關鍵。最終他們選擇與袁明村里的大棚合作,為穩定品質,他們開出高于市場的收購價,并研發新包裝,每棵西紅柿套上獨立網套。
當時為數不多的電商5斤賣到近60元,他們產地直發,硬生生把價格拉低近30%。很快就為店鋪吸了一波粉,看著訂單量日漸增長,還有不少回頭客,他們知道,第一次試水成功!
三發小變創業“三劍客”,三人分工清晰,1990年出生的袁明是退伍軍人,擅長溝通,負責采摘、采購等供應鏈環節;1994年出生的楊偉帆,手腳麻利,打字快,負責客服和售后;呂洋有電商經驗,負責線上運營。
▲普羅旺斯西紅柿打包發貨。王曉峰 攝
2021年,他們每日發貨兩三百單,全年賣出27萬箱普羅旺斯西紅柿,到2022年每日發貨近三千單,占據拼多多類目銷售榜和好評榜榜首。
齊心協力做品質農貨
到了采摘期,呂洋和袁明、楊偉帆一起到大棚里采貨。為保證品相,采摘女工不得留長指甲且得戴上手套。果農們每日根據氣溫,早晨卷起大棚覆蓋棉被,晚上放被子,中途通風。呂洋說,他們一直嚴格選品,西紅柿外表有金線或裂紋都不要,當天采摘當天發貨。他相信,堅持做好的產品就能成功一半。
三發小創業,是不斷磨合的過程。袁明負責供應鏈,有一年眼看著田頭收購價漲到六塊一斤,他扛不住成本壓力,要求上調售價。但呂洋擔心會影響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口碑,堅決不同意,一時陷入了僵局。面對后臺每日的催單與發不出的訂單,楊偉帆找他們商議。呂洋最終做出讓步,小幅上調價格。好在店鋪積累了不少老客與口碑,流量并沒有下滑,加上楊偉帆耐心細致的客戶服務,反而增加了不少新客。
前一陣因物流不通,西紅柿在運輸途中耽擱,只要有顧客反饋產品有磕碰壞損,楊偉帆全部給他們賠償。“眼光要放長遠,做好售后留住老顧客。”楊偉帆說。
▲普羅旺斯西紅柿內瓤沙甜。王曉峰 攝
談起這次的成功,呂洋表示:“拼多多平臺操作簡單易上手,農產品的扶持力度是最大,納入百億補貼的產品都有官方補貼。”產地直發,加上平臺扶持,實現物美價廉。
呂洋他們不斷改良包裝,不同時節用泡沫箱和防撞網等。一批貨發出去,如有消費者反饋綠果,就及時反饋給前端袁明,調整貨源。氣溫高時發到南方城市,就挑選稍微硬些果子,如果發周邊城市,挑八分熟果子。為了保證品質,他們全部選擇順豐快遞。
同村年輕人返鄉種西紅柿
2022年上半年呂洋團隊收購周邊115萬斤普羅旺斯西紅柿,與97戶農戶簽訂采購合約,高于市價四到五毛,農戶們更踏實種植西紅柿,不少年輕人返鄉種西紅柿。
1987年出生的張定,是涇陽縣小里村人,在廣東、新疆等地打工十多年。2021年底他回到家,幫父母種普羅旺斯西紅柿。
▲張定在大棚內忙碌。王曉峰 攝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賺十二萬左右,回家種西紅柿一年賺三十萬,還能照顧小孩和老人。”張定說,家里有近2.5畝大棚,以前父母打理,每年等著販子來收購,現在給袁明他們包銷,不愁銷路了。
2022年,張定家新建4畝新棚,眼下正在上肥準備播種。每天,他們一家人照料幾畝大棚,日子過得愜意。村子里有位年輕人經營兩個大棚西紅柿,收獲季過后,換上一輛新車。
2022年,涇陽縣作為陜西省西紅柿第一大縣,西紅柿種植面積達10.7萬畝,年產量63萬噸,產值12.7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五分之一,占全縣GDP近十分之一,成為涇陽縣特色發展產業。
呂洋他們更有干勁,在今年拼多多年貨節期間,3斤裝普羅旺斯西紅柿24.9元,他們備足貨迎接消費旺季。下一步他們計劃把這一產業鏈上下游做長、做大,將涇陽西紅柿品牌化,“讓更多的人認識普羅旺斯西紅柿,更多了解涇陽,我們要為振興家鄉作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