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天津1月6日電 (記者 王君妍)《天津市普通高中資源建設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日前印發。《方案》要求,到2025年,天津新建、改擴建一批普通高中,新增2.6萬余個普通高中學位,有效擴大全市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建設485間學科教室、254間創新實驗室、402個社團活動室,打造100所數字校園,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方案》包括擴大資源供給、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經費投入四項主要任務。
《方案》提出,支持各區發揮優質普通高中輻射作用,采取集團化辦學等方式,設立新校區或分校區,委派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共享優質特色課程和教科研成果等資源,開展沉浸式教師培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升教育質量,增強生源吸附能力。
按照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有關要求,支持普通高中改造現有基礎設施,建設學科教室、創新實驗室、社團活動室,滿足分層教學、選課走班、特色課程需求,推出一批建設樣板。嚴禁占用音樂、美術、勞動教育等專業教室、實驗室、計算機房等教學輔助用房。
支持普通高中數字化校園升級建設,實現千兆進班級。提升學校全覆蓋無線網絡質量,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推動5G應用場景建設。升級智能終端及配套設備,有效支持網絡備課、網絡教學、移動學習、移動辦公。充分利用“云”技術整合數字化教育信息資源,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將校園視頻監控系統逐步升級為數字化校園智能安防系統。推出50所左右普通高中數字校園示范校。
將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新方法新技術應用和高考綜合改革重點任務作為普通高中師資培訓的重要內容,推廣優秀教學成果,引導教師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發展學生關鍵能力。加強教師信息化素養培訓,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完)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