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當前速讀:這一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解鎖了哪些成就?

2022-01-01 14:25:01 來源:華夏經緯網

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劉歡)2022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進一步突破。這一年,神舟十四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問天、夢天實驗艙等順利對接,中國空間站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回首這一年,我們在天上解鎖了哪些成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次飛行任務,6名航天員,中國空間站拼圖完成

5月10日,搭載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空間站建設從關鍵技術驗證階段轉入在軌建造階段的首次發射任務,揭開了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的序幕。

隨后,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首次發射任務——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

7月、10月,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陸續發射,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

夢天實驗艙發射成功的9天后,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搭載長征七號遙六運載火箭發射,與在軌運行的空間站組合體成功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時間僅用2小時,創造了世界航天史交會對接歷時最短的新紀錄。

11月29日,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迎來收官之戰。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并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神舟十四號、十五號兩個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創造中國航天的歷史性時刻。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組合體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自此,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12次發射任務全部完成。

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艙發射以來,我們僅用不到20個月時間,先后在文昌、酒泉兩個發射場成功組織3次空間站艙段、4次載人飛船和4次貨運飛船發射,同一發射場兩次任務最短間隔僅12天。

“再來一次”

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之后,被稱為“最忙乘組”的神舟十四號乘務組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

在軌駐留6個月期間,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先后進行3次出艙活動,完成空間站艙內外設備及空間應用任務相關設施設備的安裝和調試,開展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并利用任務間隙進行了1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

神十四乘組是空間站任務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一個乘組。其中,劉洋是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十年前,她曾搭乘神舟九號飛船,執行與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的任務。

在即將返回軌道艙時,劉洋在艙門口停了下來,轉身向天宮一號敬禮。當時,她心中約定,不久的將來她一定會再回來,“沒想到這個‘不久’就是十年”。

2019年,劉洋被確定為神十四乘組航天員。空間站中很多任務要求航天員具備足夠的上肢力量,這對劉洋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為了盡快達標,劉洋與體育教員商量了專門的訓練計劃,刻苦訓練兩年多之后,她終于可以乘舟而行,實現了十年前的約定。

神十四神十五航天員太空合影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如果說神舟十四號乘務組的關鍵詞是“最忙”,那么神舟十五號乘務組就是“圓夢”。航天員鄧清明為這一個航天夢,等了近25年。

1998年1月5日,鄧清明成為航天員大隊的其中一員,但幾次都與飛天失之交臂。當年與他并肩進入大隊的航天員中,8人圓夢太空,5人早已停航離隊。

但他從來沒有放棄訓練。24年后,他終于迎來圓夢的機會。

神舟十五號任務繁重,太空出艙的次數超過以往,鄧清明為此加大訓練強度和次數。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再來一次”。

當天的訓練結束后,對于不熟練的地方,他會要求自己“再來一次”練習,直到操作成熟。“我一直堅信,寧可備而不用,決不用而無備。”鄧清明說。

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

11月30日,兩乘組在空間站內合影,一起高喊“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

中國空間站是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的“夢工場”,不僅支持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而且面向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征集有意搭載到中國空間站的合作實驗項目。

目前已有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曾表示,未來十年還將利用空間站艙內安排的科學實驗柜和艙外大型載荷設施,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特別是明年,我們計劃發射我國首個大型空間巡天望遠鏡,開展廣域巡天觀測等方面開展前沿科學研究”。

神舟十五號乘務組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中國空間站建設亦受到國外的關注。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表示,中國開放空間站是聯合國“全球共享太空”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偉大范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相關報道援引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者莫莉·斯克的話說,中國空間站向世界表明“中國有遠見和能力完成壯舉”。

正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所說:“空間站的神圣使命是,成為太空中的中國國家實驗室,支持科學家從事前沿科學探索、空間技術研究和空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最終目的是為全人類造福。”(完)

關鍵詞: 中國空間站 載人航天 載人飛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