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麗水12月28日電(黃慧 陳怡寧)放眼浙西南地區,群山蒼茫起伏,河網星羅棋布。未來,這里的美景將因為鐵路的通達而被更多人知曉。12月28日,由浙江交通集團主導投資建設的衢麗鐵路衢州至松陽段(簡稱“衢麗鐵路二期”)工程在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正式開工。
衢麗鐵路位于浙江西南部,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長三角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項目,是全面實施浙江大花園建設、支撐浙西南生態旅游帶發展的重要項目。
項目全線共連接衢江區、龍游縣、遂昌縣、松陽縣、蓮都區5個山區縣,對于完善浙西南路網布局,實現松陽、遂昌融入“1小時杭州都市圈”,支撐革命老區振興,推進沿線山區縣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悉,衢麗鐵路二期正線長94.8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批復概算176.33億元,計劃于2026年與衢麗鐵路一期同步建成通車。
隨著衢麗鐵路的建設,加上金麗溫鐵路、杭衢鐵路、杭黃鐵路,該地區將形成浙江省“大花園”鐵路環,成為長三角地區后方大花園的“金腰帶”,極大改善區域交通條件,拉動旅游經濟發展,促進沿線地區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龍游的竹產業、松陽的茶產業,以及沿線正在蓬勃發展的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產業都有望通過更加緊密的人員交流而獲得更大發展,造福沿線百姓。
遂昌縣發改局副局長、浙江交通集團赴山區縣掛職干部陳鵬說,衢麗鐵路二期的開工建設,將向東把遂昌“圈”進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圓遂昌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鐵夢”。
“掏出手機隨手一拍都是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的美景,很多城里人都向往這里的山水風光。”遂昌縣石筍頭村的農家樂老板張先生感慨道:“鐵路的修建一定能吸引更多人來我們這里,我們的生意肯定越來越紅火。”
眼看著要開工了,張先生心中越發喜悅,一條讓山區人民告別跋山涉水苦日子的“出山路”、為山區生態經濟發展賦能助力的“致富路”正進一步照進現實。
“由于衢麗鐵路二期項目沿線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橋隧比高達89.9%,也給我們的施工帶來了極大挑戰。在全國鐵路領域先行先試的‘全過程咨詢’模式助跑下,我們進行了充分的地質勘探和施工方案研究,專業高效地推進可研、用地報批等各項前期工作,為順利開工打下基礎。”浙江交通集團衢麗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謝子靜介紹。
項目建設,征拆先行。據了解,衢麗鐵路二期將于2023年全面啟動征拆工作,并計劃在6月普及目前一期項目成熟運用的“數字化征遷”平臺。通過該平臺,被征收人能隨時查看了解征遷政策和補償進度等信息,無人機三維攝影、搭建征遷電子沙盤等等一系列技術手段的應用,對項目推進中涉及金額大、關系雜,與民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征地拆遷工作進行精準監測和智慧監督。
此外,衢麗鐵路一期項目中運用的3D斷面掃描儀、三臂鑿巖臺車等“黑科技”也將為二期項目的施工插上“數字”翅膀。
浙江交通集團衢麗鐵路建設指揮部工程管理部副經理王金寶介紹:“我們積極創新工裝工藝,有效減少了高風險施工環境的作業人員數量,也為項目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提供強有力的裝備保障。”
以三臂鑿巖臺車為例,王金寶表示:“工人們坐在設備內即可操縱隧道施工,降低了噪音、灰塵對人體的傷害,隧道掌子面施工的工人數量也由原先的20名減少至10名,機械化開挖保證隧道日均進尺7至8米,較人力施工提高了50%的效率。”(完)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