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12月2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濤) 27日,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當前我國藍領群體正在經歷代際轉換,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藍領群體“接棒”成為藍領勞動力市場主力軍。此外,藍領勞動者就業形勢總體向好。
資料圖。韓章云 攝
報告依托快手平臺藍領群體調研問卷與社會調研,通過實證數據與案例分析了藍領群體的就業現狀及特征,對藍領群體的求職需求、就業意愿、就業質量、崗位特征、招聘模式等問題給予了全面和系統的回答。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副司長李祥偉表示,藍領勞動者是推動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重要群體,在就業優先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來促進就業,為包括藍領在內的各種勞動者和用工單位服務,推動就業服務健康發展。
藍領勞動者群體是指第二、三產業的產業工人。報告指出,作為我國就業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從規模和結構看,藍領勞動者占二、三產業就業人口的69.4%,在我國7.47億就業人口中占比超過53%。其中藍領群體主要聚集于第二產業。從年齡上看,40歲以上藍領勞動者占比接近50%,平均年齡超過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年齡。
報告稱,藍領勞動者就業形勢總體向好。近年來數字技術的發展為藍領勞動者求職帶來了新機遇,一方面數字經濟催生出網約配送員、物流快遞員等“新藍領”勞動者;另一方面,網站、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讓信息傳播不再受地域、途徑限制,藍領求職者可在線上獲取崗位信息,根據自身需求做出最優選擇。
報告調研數據顯示,“熟人推薦”和“短視頻/直播平臺”是當前藍領最主要的求職方式,其中藍領勞動者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求職的比例相比一兩年前增幅達12.4%,而“熟人推薦”“企業直招”“勞務中介代招”等求職方式占比則有所下降。
報告還指出,當前我國藍領群體正在經歷代際轉換,改革開放后進入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初代藍領勞動者開始逐步退出勞動力市場,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藍領群體“接棒”成為藍領勞動力市場主力軍。
“新生代藍領群體的就業動機由過去的謀生存變成了求發展,他們不僅看重工資收入,也越來越看重工作的穩定性、安全性、未來發展等。相較于簡單重復、工期短、價值含量低的工廠職位,新生代藍領群體更傾向于選擇穩定性強、安全性高、未來發展好的職位。”報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