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2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胡潤中國外商投資企業百強榜暨投資大灣區指南》(Hurun Largest Foreign & HK/Macau/Taiwan Companies in China 2022 & Key Foreign & HK/Macau/Taiwan Companies in the GBA),列出了對中國經濟貢獻較大的100家外商,參考該企業在中國區的銷售額和員工數量兩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分。這是胡潤研究院連續第二年發布該榜單。
榜單顯示,鴻海精密榮登《2022胡潤中國外商投資企業百強榜暨投資大灣區指南》榜首,世界四大汽車生產商之一的大眾汽車保持亞軍之位;寶馬汽車上升兩位,新進前十,蘋果超過通用汽車,進入前三名。百強企業去年中國區銷售額共7.6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中國全年GDP的7%,平均每家企業年銷售額76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共有將近300萬名員工,平均每家企業3萬名員工。59%直接面向消費者,41%是B2B企業。81%銷售實體產品,19%銷售軟件或服務。汽車、消費品、醫療健康和消費電子行業上榜企業最多,前四大行業占百強近一半。這100家企業平均年齡92歲,平均在中國已經55年。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中國經濟為外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跨國公司在中國實現雙贏,在中國獲得發展和收益,也對中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我們百強榜上的這些外商去年中國區銷售額共7.6萬億,相當于中國GDP的7%,在中國共有近300萬名員工。特別是在汽車、消費品、醫療健康和消費電子這四大行業,貢獻最大。”
“百強企業平均在中國已經55年,相當于平均于1967年進入中國市場,這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還要更加歷史悠久。其中都有二十來家企業在中國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從國家來看,來自美國的企業最多,其次是日本、英國、德國和法國,前五大國家占百強的八成多。歐洲企業整體來說貢獻最大,占百強的44%。”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百強中九成多都已深入與大灣區合作,為了深度了解那些與大灣區合作的案例,我們單獨列出了十余家‘大灣區外商投資榜樣企業’,他們是埃克森美孚、寶潔、本田汽車、大眾汽車、飛利浦、豐田汽車、鴻海精密、樂金電子、殼牌、雀巢、日產汽車、思科、沃爾瑪和西門子。”
“百強中六成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品牌,包括中國消費者熟悉的大眾、蘋果、三星、沃爾瑪、LV、耐克、可口可樂、星巴克、強生、雅詩蘭黛等。四成是‘幕后英雄’,比如全球第一大手機代工廠鴻海精密,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羅伯特博世,在中國開展業務20余年并在深圳設立其全球首個創新中心的高通等。”
“這份榜單的評選維度是銷售額和員工數量,以銷售額為主,因為這往往也是地方政府最為關注的,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基本上,要上這個百強榜,要在中國有近200億的年銷售額,接近5,000個員工。”
“有十幾家企業雖然今年未能進入百強,但他們去年在中國銷量額也超過2,300億元,為中國經濟做出了不少貢獻,比如愛馬仕、林德、諾和諾德、達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