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綜合報道 據國家醫療保障局網站消息 12月6日晚,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現場談判延期舉行的公告》。公告顯示,為保證現場談判平穩有序,綜合考慮新冠疫情影響和談判工作需要,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現場談判延期開展。具體時間確定后,將提前一周左右通知各談判主體。
(相關資料圖)
公告指出,協議將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的目錄內談判藥品,原協議有效期自動順延至新版目錄正式實施。
2021醫保談判目錄顯示,共有116個藥品協議將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
根據《2022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及相關文件的解讀,談判階段共分為5個步驟:
1.完善談判/競價藥品報送材料模板。
2.根據企業意向,組織提交相關材料。
3.開展價格測算評估。組織測算專家通過基金測算、藥物經濟學等方法開展評估,并提出評估意見。
4.加強溝通交流。建立與企業的溝通機制,對企業意見建議及訴求進行登記并及時回應。就藥品測算評估的思路和重點與企業進行面對面溝通,及時解決問題。
5.開展現場談判/競價。根據評估意見組織開展現場談判/競價,確定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同步明確管理要求。談判結束后,印發關于目錄調整的文件, 公布藥品目錄調整結果, 發布新版藥品目錄。
其中測算專家由地方醫保部門及相關單位推薦的醫保管理、藥物經濟學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分為基金測算組和藥物經濟學測算組,分別從醫保基金影響和藥物經濟學評價兩方面針對談判藥品提出評估意見。談判專家由醫保部門代表以及相關專家組成,負責與談判藥品企業進行現場談判/競價。
新冠口服藥及多款罕見病藥入名單
國家醫保局今年9月發布通知顯示,按照《2022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和《2022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該局組織力量對2022年醫保藥品申報資料進行了初步形式審查。
今年的名單中,目錄外西藥和中成藥共有198個,目錄內西藥和中成藥共有145個,合計共有343個藥品通過形式審查。通知提到,通過形式審查不等于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后續還需要按程序開展專家評審、談判競價等環節。10月16日,國家醫保局再發公告表示,已組織專家對2022年通過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進行了綜合評審,專家評審工作已結束。
從列入的品種來看,198個目錄外藥品中,包括首個國產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等198種目錄外西藥和中成藥,以及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等145種目錄內西藥和中成藥。對比此前國家醫保局公布的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名單,此次減少了1種西藥——甲硝維參陰道膨脹栓。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從2020年第一次實行醫保藥品目錄企業自主申報制起,國家醫保局就對新冠肺炎治療藥品給予高度重視,將“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藥品”列入申報范圍,一批新冠治療用藥已被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國家醫保局表示,本次申報過程中,對于已申報且通過形式審查的新冠肺炎治療藥品,將按程序開展后續工作,爭取以合理價格正式納入到醫保目錄。國家醫保局此前曾明確,今后醫保目錄會向罕見病患者、兒童等特殊人群適當傾斜。此次通過形式審查的藥品名單中包含了多款罕見病藥物,如脊髓性肌萎縮癥(SMA)治療藥物利司撲蘭口服溶液用散、Ⅰ型戈謝氏病治療藥物注射用伊米苷酶等。
關于目前市場價格較為昂貴的一些藥品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的問題,國家醫保局表示將始終把醫保基金和參保群眾的承受能力作為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的基礎,今年一些價格較為昂貴藥品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僅表示該藥品符合申報條件,獲得了進入下一個環節的資格。這類藥品最終能否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還需要進行包括經濟性在內多方位嚴格評審,通過評審的獨家藥品要經過談判、非獨家藥品要經過競價,只有談判或競價成功才能被納入目錄,國家醫保局也將通過準入談判等方式大幅降低獨家藥品的價格。
對于非獨家藥品,首次明確企業互相競價
雖然2022年國家醫保談判延期,但藥企的定價策略依然是不可忽視的重點。此次《調整工作方案》首次新增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符合申報條件的通用名藥品獲批企業均可提交報價,并與醫保測算專家提出的醫保支付意愿價格比較,低于醫保支付意愿價格的最低價即為該通用名藥品的最終醫保支付價,價格高于支付標準的藥品,高出部分由參保人承擔。
對于非獨家的藥品,企業如何進行申報,官方給出了形象的舉例:
某藥品有AB兩家企業生產,醫保方測算支付意愿為 100元。企業報價情況:
1.若AB報價均高于100 元,沒有企業入圍,該藥品通用名不被納入《藥品目錄》。
2.AB報價中有一家低于 100 元,該藥品通用名被納入《藥品目錄》,支付標準取AB報價中低者。
3.所有參與競價的企業,應當承諾向全國醫保定點醫藥機構供應藥品的價格不能超過參與競價的報價。
同時,競價結果有效期暫定為2年。
據悉,2021年醫保談判成功藥品為94個,總體成功率80.34%。其中,目錄外85個獨家藥品談成67個,成功率78.82%,平均降價61.71%,另有7個直接新增品種,累計新增74個目錄外藥品。74種目錄外新增藥品涉及21個臨床組別。除腫瘤用藥和罕見病用藥,還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20種慢性病用藥,丙肝、艾滋病等15種抗感染用藥,2種新冠肺炎治療用藥,12種其他領域用藥,患者受益面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