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苗鋒 記者郭建軍報道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山西省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這些政策有哪些?連日來,省人社廳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了梳理,幫助畢業生更好地就業創業。
(相關資料圖)
擴大崗位供給 鼓勵到基層就業
山西省放寬基層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條件。艱苦邊遠地區機關事業單位可面向本縣戶籍高校畢業生公開考錄(招聘),可適當降低學歷、放寬專業限制、降低或不設開考比例、單獨劃定筆試合格分數線。繼續實施“三支一扶”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
對畢業后自愿到山西省原國家級貧困縣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和利息,根據本人在貧困縣連續工作年限,按比例代為償還。即:工作年限滿5年的代償30%,滿8年的70%,滿10年的100%。學費補償標準為:本專科生(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每生每年4000元,補償3年;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每生每年6000元,補償2年。
到縣以下事業單位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招聘為事業單位正式工作人員的,可按規定提前轉正定級。
城鄉社區工作者隊伍出現缺口崗位,要優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專門招用高校畢業生。
可參加就業見習 技能培訓有補貼
畢業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參加就業見習,由見習單位給予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基本生活費,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見習單位參加見習的,視同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起算。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參加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其中,參加普惠制培訓的最高補貼標準為1000元/人,參加訂單式、項目制培訓的最高補貼標準為4000元/人。
山西省支持普通高校組織學生取得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按規定給予院校補貼,補貼標準為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初級工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初次取證)400元、中級工證書600元、高級工證書800元。
鼓勵企業吸納 挖掘高校就業空間
為進一步鼓勵用人單位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山西省為吸納畢業生的小微企業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對小微企業實施階梯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年度內新吸納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城鄉各類勞動者100人以下且穩定就業半年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給予補貼;新吸納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城鄉各類勞動者100人(含)以上且穩定就業半年以上的,按每人1500元給予補貼。
對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足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額不超過企業為高校畢業生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生育、失業和工傷保險費。其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的,補貼期限不超過1年;招用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的,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與此同時,山西省挖掘高校自身就業空間,要求各普通高校應為每名教授配備至少一名科研助理,并設置一定比例行政助理崗位,科研助理和行政助理面向當年畢業的高校學生進行招聘。
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按照規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可申請最高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申請每年2000元,最長3年的場地租賃補貼。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載體要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創業者提供。
對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根據帶動就業人數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不超過1000元,總額不超過5000元。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先行申領補貼資金的50%。
對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或創辦小微企業的,給予其本人一定數額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生育、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的2/3,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對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后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定數額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2/3,補貼期限不超過2年。
2023年12月31日前,山西省階段性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歸集簡辦”政策。整合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場租補貼、自主創業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簡便發放程序,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首次創業并帶動1人以上就業,在工商注冊且有納稅行為或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后,給予15000元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