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來,秦丙和的腳步遍布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的大街小巷。 平路路 攝
中新網長治11月29日電 題:山西古稀老人50余年用光影記錄家鄉變遷
【資料圖】
作者 吳瓊 王日堯
背起相機,對焦城市,按下快門。50多年來,秦丙和的腳步遍布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的大街小巷。他坦言,攝影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自己的精神支柱,用光影記錄家鄉變遷也能為當地作些貢獻。
72歲的秦丙和是潞城區神泉村人,自學生時代就對攝影藝術很感興趣。20世紀70年代,秦丙和開始學習攝影,1972年,他攢錢購買了自己的第一臺相機。
圖為秦丙和的攝影作品。 秦丙和 攝
“我是個老攝影愛好者,這些年拍攝的照片估計有二三十萬張。”秦丙和告訴記者,從最初的膠片相機到數碼相機,他先后買過36臺相機,“開始用黑白膠卷拍黑白照片,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以后,就開始拍彩色片。”
圖為秦丙和的攝影作品。 秦丙和 攝
在他的家中,擺滿了他多年來拍攝的照片、相冊、攝影書籍等,書桌上,存放著各式各樣的照相機,這些收藏都是他的心愛之物,陪伴著他一起記錄家鄉的風土人情、城鄉變遷。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中華大街改造提升工程主路通車……一幕幕場景,他用鏡頭捕捉、呈現。在秦丙和2004年拍攝的一張潞城全景圖中,十層以上的高樓寥寥無幾,如今,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城市發展變化一目了然。
圖為秦丙和的攝影作品。 秦丙和 攝
建新屋、修路、通自來水、廟會、文物古跡……在其拍攝的鄉村相片中,以村容村貌改變居多。“通過這些畫面,也能記錄一些村子的變革,展現鄉村振興場景。”
多年來,秦丙和的攝影作品也陸續被《潞城市志》等書籍收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堅持攝影50余年,鏡頭已成為他記錄家鄉的獨特方式。“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為家鄉提供一些資料,以供參考。”
如今,他再次更新了自己的攝影設備,用上了無人機。“無人機是女兒今年給我買的,能換個角度更好地記錄家鄉。”秦丙和希望,自己能有新的創意,用鏡頭把潞城的新面貌、新氣象持續記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