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環球視點!“創新+綠色”推動我國海洋經濟邁向“新藍海”

2021-11-27 10:00:38 來源:華夏經緯網

新華全媒+|“創新+綠色”推動我國海洋經濟邁向“新藍海”

新華社深圳11月26日電(記者王豐)上層利用光伏和風力發電提供能源,中層智能網箱養魚,下層再利用中層養殖魚類的排泄物養殖海參——在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中集集團展區,一種風光互補、漁光融合的海上立體開發方案引人注目。

“這一方案已有具體的落地項目,就是‘經海001’號深海智能網箱。”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總監潘細錄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風光互補、漁光融合的海上立體開發方案。新華社記者 王豐 攝

潘細錄介紹,位于煙臺長島南隍城島海域的“經海001”號,配備200多個傳感器,應用5G網絡、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可實現智能環境檢測、自動投喂、魚群生長狀態監測分析等功能。

在本屆海博會上,像“經海001”號一樣“科技創新+綠色低碳”融合的科技項目俯拾皆是。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何廣順表示,全球海洋經濟蓬勃發展,呈現“創新+綠色”融合發展的態勢。

11月24日,觀眾在海博會現場觀看中國船舶集團展出的船只模型。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走進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展區,應用電力、混合動力和清潔能源的各種類型“綠色船舶”,提供著不同類型的節能環保型航運方案。

其中,18萬噸雙燃料散貨船令人印象深刻,該船使用LNG(液化天然氣)作為主燃料,同時還應用弗萊特納旋轉風筒系統等節能裝置供船東選擇,在節能低碳設計上具有良好引領作用。

18萬噸雙燃料散貨船模型。新華社記者 王豐 攝

在鹽田港展區,綠色低碳港口建設成就引人關注,2012-2022年,該港區吞吐量大幅上漲的同時,每個標箱碳排放量卻在下降。其中,推進岸基船舶供電、龍門吊“油改電”、液化天然氣拖車應用是最主要的三大舉措。

博覽會期間發布的《2022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涉海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5.6%,節能降耗成效顯著;海上風電發電量是2015年的31倍,海洋清潔能源開發勢頭強勁。

關鍵詞: 液化天然氣 中國船舶 中國海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