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掀起一股智慧醫院建設熱潮。和過去的醫院信息化、互聯網醫院相比,智慧醫院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下沉到了物聯網。根據《智慧醫院建設指南》DB34/T 4011-2021標準給出的規范定義,智慧醫院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起來的互聯、物聯、感知、智能的醫療服務體系,其中“物聯、感知、智能”這些新詞,標志著物聯網才是建設“智慧醫院”的核心。
在實際應用,醫院的物聯網應用常常分為一線和二線。什么是二線應用?就是指醫院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物”的智慧化管理工作,例如使用嵌入式4G模塊制作的自助設備,實現掛號、繳費等業務的自助化,這屬于二線。什么是一線應用?就是指醫院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人”的智慧化醫療,比如說血糖監測,采用在皮下埋藏的CGM血糖探針來實時測量血糖數據,再通過藍牙網關采集這些血糖數據并傳輸到后臺管理軟件,藉此醫生護士可在管理軟件上遠程監測患者全天的血糖波動全貌和變化趨勢,支持診療決策,這就是一線。
(資料圖片)
那么,該如何在智慧醫院中部署更多一線應用呢?筆者為此采訪了在醫療領域擁有豐富成功案例的藍牙物聯網領軍企業——北京桂花網科技有限公司。桂花網工程師認為:我國正在進行一場被動式醫療系統轉變為主動式健康系統的歷史變革,智慧醫院的建設也脫離不了這個時代大背景。因此,當前的智慧醫院應該把重心放在“一線”,通過發展多體征監測,控制健康風險因素,為患者的終身健康服務。
據桂花網工程師介紹,目前,醫院的物聯網終端設備越來越多,比如說傳感貼片、血壓計、血糖儀、血脂檢測儀、移動耳鏡、健康手環、智能睡眠系統、皮膚傳感器,每一個終端設備的背后,都對應著具體的“一線”應用場景,對醫患雙方都極具意義。
“比如說腸音貼片,就這么一個小玩意,卻能解決術后監護的一些大問題。將腸音貼片貼在病人肚子上,可以監聽腸道的聲音,借助藍牙網絡能上報到服務器,醫護人員不用進病房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病患的術后通氣情況。”桂花網工程師說道。
桂花網工程師重點介紹了血糖監測在智慧醫療中的“一線”應用。實時動態血糖監測既是一個物聯網項目,同時衡量醫院智慧水平的一個評價指標。過去,很多醫院的住院病房是靜態的指尖采血,現在紛紛上馬實時動態血糖監測。“動態血糖監測儀的前端連接著小小的探頭,可以置入腹部的皮膚,通過與患者皮下細胞間液中的葡萄糖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電信號。這些信號數據被桂花網藍牙網關所獲取,并憑借動態血糖監測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合理指導患者控糖降糖。醫生還可依據這些數據給出科學的用藥指導。”
2022年,由硅基仿生聯合桂花網實現大規模的實時動態血糖監測解決方案在多家醫院被采用。采用在皮下埋藏硅基動感CGM血糖探針來實時測量血糖數據。部署在醫院內的桂花網藍牙網關S2000和物聯網控制器負責實時采集這些血糖數據并傳輸到后臺管理軟件,藉此醫生護士可在管理軟件上遠程監測患者全天的血糖波動全貌和變化趨勢。
有些醫院將內分泌科的實時動態血糖監測推廣到其他科室,形成了全院血糖管理——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智慧醫院項目。通過在建立院內血糖管理的信息化過程中,藍牙物聯網也再次迎來了用武之地。以桂花網的藍牙網關為例,在不改變藍牙可穿戴醫療設備發射功率的情況下,每個網關可實現同步管理2-3個病房,6-9位血糖患者的持續血糖監測。
建立全院血糖管理后,相當于建立一個統一的“虛擬監測科”。根據各個科室的血糖監測情況和科室需求,在系統設置血糖目標范圍后,全院超出血糖范圍的患者就會自動進入這個“虛擬監測科”里,內分泌科醫生不僅可以在系統中看到病人的基本信息、病史、醫囑、實時及歷史血糖數據以及各項檢驗檢查指標,同時也能及時調整開具針對血糖的治療醫囑,并全程關注病人診療,及時調整血糖治療方案。
桂花網工程師介紹,多體征監測大多是通過藍牙物聯網,這是因為藍牙讓可穿戴設備能夠進行低功耗連接和基本數據傳輸,而不會像使用其他無線通行標準一樣復雜。這些特點滿足了多體征監測實時采集數據的需求。
桂花網的專利技術為藍牙物聯網網絡提供了可靠、易管理的遠程、多設備連接,邊緣處理和定位能力。2022年桂花網推出了開創性的藍牙漫游技術。當藍牙低功耗(Bluetooth LE)設備從一個藍牙網關的覆蓋區域移動到下一個藍牙網關時,可將這些關聯的藍牙低功耗設備切換到具有更強射頻信號的藍牙網關。桂花網的專利技術可確保無縫、快速和安全的藍牙漫游,無需人工干預,不需要對藍牙協議和終端設備進行任何更改。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