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16日上午,為展示央企責任擔當,樹立國企品牌形象,助力企業生產經營,上海寶冶在武漢市武鋼廠區內七號高爐環保提升大修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成功舉辦武鋼七高爐點火儀式暨企業開放日活動,活動主題為“喜慶二十大——‘建功新時代 一起向未來’”。現場邀請業主代表、監理、設計及媒體代表通過實地觀摩、交流互動等“線上+線下”形式,全面展示上海寶冶的企業理念、發展歷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鑄造的一系列高品質的標桿工程。
記者們走進武鋼廠區,共同見證七號高爐點火儀式,通過座談交流,讓媒體更多的了解施工企業,同時提出寶貴的建議;在完成一座座鋼鐵奇跡工程的背后,有著冶金人家屬堅強后盾支持,項目員工家屬代表們走進項目現場,近距離了解“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在項目交流座談會上,通過現場參觀和宣傳視頻的展示,讓媒體和家屬充分了解中國鋼鐵建設情況,讓家屬重新認知新時代鋼鐵企業,助力打響中國五礦上海寶冶品牌,持續擴大中國“冶金建設國家隊”的影響力。記者通過“現場+云端鏡頭”參加此次活動,圍繞高爐模塊化大修技術、設備國產化等進行了提問,項目負責人及技術人員進行了詳細解答。
上海寶冶武鋼七號高爐環保提升大修改造項目是武鋼有限2022年的重點工程,該項目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武鋼七號高爐于2006年建成投產,高爐容積3200立方米,高爐本體九段多次出現爐殼發紅,并有142根冷卻水管損壞、爐缸碳磚侵蝕、熱電偶損壞無法監測爐缸狀態等劣化特征,這一狀況不僅制約高爐產能的正常發揮,對高爐安全生產也構成了威脅。本次武鋼七高爐大修將采用上海寶冶特大型高爐大修施工工藝,進行全系統整體大修,總工期306日歷天。本次高爐大修采用不放殘鐵常規大修模式,創造了3000立方米容積高爐的最短常規停爐大修速度,僅用時135天,創造了國內高爐常規大修標桿。武鋼七號高爐環保提升大修改造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槽下供料系統、爐頂及粗煤氣系統、高爐本體、出鐵場及風口平臺、渣處理、熱風爐及鼓風站、噴煤、水處理、通風除塵系統、電氣及自動化、智能制造等。
武鋼七號高爐從2022年7月1日正式停爐大修,11月16日點火投產,雖然工期緊、任務重,但是上海寶冶一如既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大局意識,組織精兵強將,集中優勢資源,發揚“超越自我、敢為人先”的寶冶精神,以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風,克服大修施工組織特別復雜、武漢疫情反復發生和今年極端高溫天氣超長等不利因素,快速集結整合施工隊伍、工程機械、鋼結構加工等各類資源,統籌組織各部門高效完成了相關建設任務,提前15天達到點火投產條件,為武鋼奉獻了一座精品工程。經過本次高爐大修后,武鋼七號高爐可重新使用15年以上,有利于企業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綜合經濟效益、改善區域環境。大修后的高爐將會全面提升高爐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建造以智能化煉鐵為核心的新型制造體系,更在科技環保方面得到極大提升,為武鋼打造一流高效綠色低碳精品鋼鐵基地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據悉,武鋼七號高爐環保提升大修改造項目由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旗下的核心骨干子企業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建設。1954年,上海寶冶為建設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大型鋼鐵工業基地—武鋼,寶冶的前輩們將熱血拋灑在青山這片熱土上,讓一個鋼城拔地而起,也開啟了武鋼與寶冶之間數十載的合作故事。1974年9月,武鋼一米七軋機工程破土動工,寶冶人再回武鋼,為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熱軋生產技術扎根武鋼奮力拼搏,此后在二冷軋、二熱軋等無數武鋼發展的重要歷程中,寶冶人傳承紅色基因,與武鋼攜手前行,用勞動者的雙手為武鋼的發展壯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青山這片土地上,寶冶與武鋼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幾十年來同根同源,風雨同舟。
自1954年創立至今,寶冶沿著母親河長江走來,縱橫馳騁60余載,奮戰在武鋼、馬鋼、攀鋼、寶鋼、邯鋼、湘鋼等國家重點冶金建設工程第一線,為中國成為世界鋼鐵大國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業界,寶冶被稱為“高爐之王”,承建了幾乎所有國內容積達4000-5000立方米的特大型高爐,創造了特大型高爐大修72天工期的世界記錄。記載寶冶業績的“高爐傳奇”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走進中國”欄目向全球以30多種語言播出。
在武漢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項目部發揚上海寶冶“建精品工程,鑄長青基業”的企業使命,充分踐行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社會責任,積極策劃,精心組織,以一流的技術裝備和優質的管理服務,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項目建設,再度唱響寶冶“冶金建設國家隊”品牌,為湖北武漢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吳明普)
來源:號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