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活動現場。 張浪 攝
中新網成都11月16日電 (記者 賀劭清)由中國農業農村部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共同組織的中國—FAO—烏干達(三期)南南合作項目專家組行前培訓暨出征儀式16日下午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9名來自四川的農業專家將于11月19日啟程赴烏干達執行農業技術援助任務。
據了解,中國、FAO、烏干達已于2012年至2014年、2016年至2018年成功實施了兩期南南合作項目,共計47名中國專家和技術員在烏干達開展南南合作項目,獲得烏干達總統書面贊譽,在烏干達自上而下皆贏得良好政治、經濟、社會效益與影響,榮獲“首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
當日出征儀式前舉行了援外專家行前培訓活動。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郭立彬主持儀式并表示,新時期新形勢新挑戰下,中烏南南合作項目的啟動實施是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助力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具體行動,意義重大。
四川省副省長胡云在儀式上介紹了四川省長期以來致力于全球南南合作事業所作出的貢獻,希望通過南南合作平臺,進一步深化中烏農業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FAO副總干事貝絲·貝克多表示,FAO框架下的南南合作為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創造了良好平臺,搭建起各發展中成員攜手互助的橋梁,希望繼續打造中國—FAO南南合作的樣板與品牌。
“中國非常愿意和所有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的知識和經驗,支持他們發展。”FAO駐華代表文康農表示,在前兩期與烏干達的南南合作中,烏干達水稻產量增長了三四倍,同時中國專家還為烏干達農業可持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
中國—FAO-烏干達(三期)南南合作項目將在烏干達加快打造南南合作農業技術創新中心,確保30萬只蛋雞養殖場、大米加工廠、飼料加工廠等重點項目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