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哈爾濱11月12日電 (記者 史軼夫)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2日10時03分,搭載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六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飛船太陽能帆板順利展開工作,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哈爾濱工業大學多項技術成功助力。
該校材料學院中國工程院周玉院士團隊王亞明教授課題組,研制的耐磨動密封陶瓷涂層與關鍵制備裝備,用于長征七號火箭伺服系統輕量化蓄壓器殼體,這是耐磨動密封陶瓷涂層第五次助力長征七號火箭發射天舟系列飛船,該技術還助力長征七號改型火箭發射試驗十二號衛星。
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馮吉才教授團隊張秉剛教授課題組協同航天六院研發的銅鋼電子束焊接技術,應用于長征七號新型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室制造,助力長征七號穩定發射,為天舟五號貨運飛船任務保駕護航。
機電學院姜洪源教授團隊研制的金屬橡膠阻尼環繼助力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發射后,再次成功應用于長征七號遙六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助力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金屬橡膠阻尼環以金屬絲為原材料,不僅具有耐高低溫、大溫差及大過載的優良性能,而且具有橡膠一樣的彈性。
材料學院王浪平教授團隊采用離子注入與沉積技術,攻克了空間對接機構上偏心軸等50余個零件在太空環境下的高抗磨損和防冷焊等技術難題,并研制了相應裝備,實現了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被航天八院授予“首次空間對接任務優秀協作單位”,可保障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目標飛行器可靠對接。
材料學院田艷紅教授團隊突破了國產星載計算機核心器件在復雜環境下的全生命周期壽命預測技術,大幅縮短了器件可靠性評價周期,節約了測試成本,并實現了天線子系統和太陽能帆板核心組件封裝工藝優化與可靠性評估,助力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在軌穩定運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