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天舟五號”升空 航天人永遠在路上

2021-11-12 16:09:36 來源:華夏經緯網

八院研制團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12日電 題:“天舟五號”升空 航天人永遠在路上

作者 鄭瑩瑩 馬帥莎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12日出發了,在它身后,一群航天人凝望著它的“太空送貨之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航天永遠在路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簡稱:八院)承擔了天舟貨運飛船電源分系統、對接機構分系統、推進艙結構與總裝、測控通信子系統、總體電路分系統推進艙電纜網的研制工作。

八院電源分系統電測一崗的骨干設計師朱超說:“發射了多少次都不是‘新瓶裝舊酒’,再設計、再確認、再驗證永無止境。就像這次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兩小時的快速交會對接以及組合后帆板遮擋,既考驗太陽帆板和電池聯合供電的穩定,又要避免電池欠充或過充。航天給我的感覺是永遠在路上。”

在數米高空給太陽電池翼做“體檢”

八院“70后”太陽電池翼檢驗師姚曉峰做的是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太陽電池翼的檢查工作。她時常拿著一個手電筒,一片片電池片進行細致入微的檢查。她好比一臺“掃描儀”,將每一個畫面都牢牢“印在”目光所及之處。

在每次艙體完成總裝進行最后的檢查時,姚曉峰需要通過升降車升到數米的高空進行最后確認。她曾說,別看檢驗工作只是對每個項目的確認,但檢驗員需要把好每一道關,這樣才能將產品放心地送入太空。

八院研制團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供圖

最后撤離發射塔架的師徒

閆金超是八院貨運飛船艙體操作的第四代傳人,他的師傅邢賽健和他分別是艙體操作一崗和二崗。這對師徒一個31歲一個25歲,看起來像兄弟倆,工作時像父子倆。

艙體空間狹小,有時一進艙就是五六個小時,操作時有搬扛幾十公斤產品的體力活兒,又有綁扎電纜、接脫插座的精細活兒,沒有充沛的體力、結實且靈活的身材可不行。師傅邢賽健為了能更好地勝任艙體操作崗位,日日堅持鍛煉,控制體重、提高體能。徒弟閆金超也隨之加入了長跑行列。

“師傅經常對我說,從事航天要耐住寂寞,一直堅持下去。發射前負40分鐘我們是貨船型號最后撤離發射塔架的人,最后的幾步操作責任重大,必須沉著冷靜、毫不松懈。我們可是帶著所有‘貨船人’的期待,干到發射最后一刻呢。”閆金超說。(完)

關鍵詞: 中國航天 太陽電池 進行最后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