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航展上,北京星航參展的5G+工業移動機器人。 封曉東 攝中新網珠海11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俗稱3D打印的增材制造如何為快速發展的“航天智造”提供服務?正在廣東珠海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航展,俗稱珠海航展)上,從北京星航機電裝備有限公司(北京星航)展出的增材制造和智能制造核心裝備及其典型應用場景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北京星航在本次航展展出的增材制造裝備,具有敏捷化、柔性化、數字化、智慧互聯等特點,由其旗下航天增材公司(航天增材)研制提供。作為國家國防科工局激光增材制造技術依托單位、工信部增材制造協同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沖擊環境材料增材制造聯合實驗室,航天增材目前擁有各類高端增材制造設備40余臺/套,在行業中具有較強影響力。
本屆中國航展上,北京星航首次獨立參展,展出了一批原創性的增材制造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技術和成果,其中,大尺寸四光束成型裝備ASA-500M,是航天增材自主研發的首臺裝備,已通過CE認證,其控制軟件獲得軟件著作權,可實現高效率四激光協同打印,承接過多套探月工程相關產品打印任務。
同步展出的翼舵、主動冷卻艙段、發動機等復雜構件,則體現出當前增材制造先進水平,這些航天增材具備極限輕量化結構拓撲優化和工藝仿真能力,突破了鈦合金、高溫合金等材料關鍵成形技術,能夠實現米級大尺寸中空點陣/蜂窩結構、微細流道結構、異形復雜變壁厚結構等復雜產品的高效高精度制造,已實現千余件產品打印和應用驗證。
中國航展上,北京星航參展的“5G+工業互聯網”增材制造生產線。 封曉東 攝除設備和產品外,北京星航還展出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條“5G+工業互聯網”增材制造生產線。該生產線可實現從訂單接收、計劃排產到生產轉運的端到端自動化生產,其智慧管理平臺可實現全流程的數據采集,打通了工藝文件遠程傳輸、自動化粉末清理、智能化產品轉運、設備狀態在線監測與預測性維護等環節。通過5G連線,可遠程監測北京、山東、浙江生產基地實況,實現增材制造跨地域數字工廠連接。
本次航展的北京星航展區內,智能制造柔性示范線、焊接裝配生產線、總裝脈動生產線等智能制造重大成果,展現出國產裝備進階實現“動態感知、流程貫通、數據驅動、智慧決策”的創新應用成果,充分展現了航天制造的實力。
參展的5G+工業移動機器人為整個展區增添幾分靈動,機器人底盤、調度管理系統、路徑規劃與跟蹤技術均基于5G標準設計,在智能工廠中“負責”增材制造與后處理設備間的產品轉運,通訊速率在10毫秒以內,網絡無死角全覆蓋,數據傳輸穩定可靠,目前已實現多家航天企業應用,有效保證制造和運輸流程的安全、高效。參展的自動清障裝備輕便、快捷,可自主完成作業區域的清障任務,借助便攜式規劃控制終端實現分層式多機協同,快速實現作業區域的無死角覆蓋和自動劃分,并具備“掉隊”補進功能,確保作業的連續性。
此外,北京星航展區內還特別設立互動體驗區,利用3D掃描和打印技術實現個性化產品的逆向建模與高效成型,內置的定向設計優化功能使打印出的全彩人體模型更真實,讓觀眾切實體驗到先進智能制造技術的魅力。(完)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