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展示音響產品 大衛供圖
(資料圖)
中新網嘉興11月9日電(張雨滴)15分鐘步行到小區附近的嬰兒游泳館帶孩子游泳,1小時自駕到上海山姆會員店進行采購,一個半小時開車到浙江杭州的減肥俱樂部做運動……定居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7年,57歲的大衛(David Bie)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十余年前,大衛來到中國,彼時在廣東深圳從事專業聲學設備的研發與設計。后因工作需求,他來到了嘉善。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專業聲學領域的相關知識。來到嘉善之后,公司重視我的經驗與技能,我很幸運能有這樣一份工作。”大衛說,現在,他是斯貝克電子(嘉善)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
大衛一家四口 大衛供圖
在來到中國之前,大衛就了解到中國發展迅速,在親歷了嘉善7年來的變化后,他更是驚嘆不已。
“剛來到嘉善時,這里的路很窄,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都混在一起。但是現在,路上的車已經是曾經的兩倍,井然有序。”大衛說,能夠有這樣的改變,得益于城市的交通治理。
“只要你有時間,選個周末,你可以坐上高鐵,去上海、浙江杭州、江蘇蘇州等等地方,獲得你想要的一切。”大衛說。
去年,大衛的兒子出生了,從那時起,他和妻子開始注意周邊跟嬰兒有關的一切。
“我驚訝地發現,就在離我們家一個街區的地方,有一家嬰兒游泳館。我們經常帶兒子去那里。”大衛說,如今他的兒子已經學會走路,他還會帶兒子去家附近的公園玩,享受溫馨的父子時光。
“在嘉善的7年間,我拒絕了好幾個地方的高薪工作,最高的甚至給我開了百萬年薪。”大衛說。
隨著中國縣城快速發展,許許多多如大衛一樣的人不斷來到中國,尋找到了自我的空間。
來自尼泊爾的“90后”小伙飛龍(Bishal Thapa)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當一名滑翔傘教練。
“天氣好時,我一天要帶10多個人飛。看著他們從最開始的緊張,慢慢變得輕松、享受,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飛龍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專業,把滑翔傘文化傳播出去。
2021年,飛龍與妻子在莫干山腳開了一家民宿。在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飛龍喜歡到自己的蔬菜大棚轉悠一圈,享受悠閑的鄉村生活。
在中國縣城的幸福生活,讓他們將這里視作“第二故鄉”。
“我6年前來嘉善的西塘古鎮旅游,便愛上了這個古色古香的小鎮。”來自也門的納比爾說,于是他選擇在西塘古鎮定居。
那時,漢服逐漸開始興起,納比爾在西塘開了一家漢服店。“平常我與也門的家人朋友們聯系,也會給他們展示我穿著漢服的樣子,給他們介紹中國文化。”他說。
“我喜歡每天在古鎮中走一走,這讓我感覺很幸福。”納比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