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杭州10月25日電(王逸飛) 25日,記者從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獲悉,該廳近日印發交通執法數字化改革的重要制度——《浙江省普通程序交通運輸行政處罰數字卷宗質量評查標準》(下稱《標準》),這也是全國首個交通運輸行政處罰數字卷宗質量評查標準。
據悉,《標準》著力打造針對行政處罰案件數字卷宗的評查機制,指引交通執法數字化辦案、數字化監督,優化辦案流程,提高執法效率,提升執法效能,縱深推進交通執法數字化改革。
浙江交通行政執法深化全流程數字辦案。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標準》由案件質量、程序規范、文書制作、文書歸檔四方面,主體、證據、裁量、基本程序、權利保障、文書制作規范等20個大項100個小項評分標準組成。同時,結合交通一線執法實踐,將70%以上的標準轉化為能夠通過系統識別、判斷的規則,直接植入浙江省法治交通平臺。
據悉,數字卷宗智能研判可實現從傳統抽樣變為全量評查,耗時由單份卷宗至少需要專業審查人員30分鐘變為智能系統數據分析10秒鐘,滿足大批量、全樣本、自動化、規范化文書質量評查需求,極大提升了質量評查業務的專業性和執法監督效能。
借助智能化,在數字卷宗評查全面推進中,部分規則直接嵌入執法辦案過程,將預警功能實現有效前置。例如系統監測識別到以公司為處罰對象的案件,處理案件人員非公司法人,卻無授權委托材料的情形,會第一時間自動提醒相關執法人員展開核查,成功實現由“事后”整改到“事中”預警的效果,切實提升交通執法案件質量。
同時,《標準》的出臺讓全流程數字辦案在浙江交通行政執法工作中進一步深化。例如在證據采集方式上,《標準》明確,證照、許可等信息原則上通過共享獲取,大量減少傳統的取證工作;不能共享獲取的原件可直接拍照、掃描上傳至平臺,經由當事人(提供人)數字簽名確認,切實提升辦案效率,推動數字卷宗完整性。
案卷評查是案件質量控制的重要抓手。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隨機抽取系統內數字卷宗繼而開展監督評查,針對案件評查中發現的問題對標糾正,可跳出辦案人員的‘當局者迷’,融合審核人員的‘旁觀者清’。百項標準對標百分案卷,數字賦能‘一案一表’,可讓不合格案件進步成合格案件,最終成為優質案件,確保評查工作不走過場,提升審核調查質效,推動交通執法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