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西寧10月24日電 (記者 孫睿)茶卡鹽湖、水上雅丹、翡翠湖、火星營地……近年來,隨著柴達木盆地網紅景區輻射帶動效應不斷顯現,“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的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青海省海西州具有對外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旅游品牌越來越多。
圖為柴達木盆地可魯克湖。 郭曲太 攝記者24日從青海省海西州委宣傳部獲悉,針對旅游景點缺乏精品文化體驗和休閑度假產品,不能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等問題,海西州積極打造特色文化、活化文博資源、舉辦品牌活動、構建優質品牌,助力建設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世界屋脊和深居內陸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海西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構成了海西豐富多彩和獨具魅力的旅游資源體系。
圖為柴達木盆地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云霧繚繞。 巴圖那生 攝據介紹,近年來,海西州依托昆侖文化、德都蒙古文化、吐蕃吐谷渾、農墾文化、茶卡鹽文化等文化資源,探索和拓展文化品牌建設路徑,不斷加強開發利用,成功打造昆侖天街、柯魯柯農墾博物館、茶卡鹽文化博物館、天峻縣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綜合性非遺館等,為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奠定堅實文化基礎。
圖為游客在茶卡鹽湖拍照。 孫睿 攝同時,海西州依托熱水墓群、泉溝墓葬等歷史文化資源,積極開發遺址遺跡研學、科教、會展等旅游產品,持續推進熱水墓群考古和文物保護研究基地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等工作。并以格爾木將軍樓主題公園、莫河駱駝場、柯魯柯農墾文化博物館等紅色文化資源為依托,精心設計“柴達木精神”紅色研學游線,推動紅色文化與人文地理、民族風情等融合發展,形成布局合理的“柴達木精神”傳播體系,打造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產品和品牌。
海西州還充分發揮環湖賽、激情穿越柴達木等賽事效應和那達慕、智閣魯如等民族文化活動的吸引力,拓展青洽會、柴達木文化旅游節等對外交流活動的影響力,著力塑造生態旅游目的地優質品牌,搶占生態旅游制高點。
圖為無人機航拍火星營地。 孫睿 攝海西州委宣傳部表示,該州搶抓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歷史機遇,圍繞“豐富產品、搭建平臺、拓展渠道、培育主體、創建品牌”五個方面工作,創新培育現代文化創意創新產業,成功培育茶卡鹽湖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3家文旅規上企業,并鼓勵特色鹽產品、枸杞、藜麥、高原牛羊肉、民族特色手工藝品、高原蒙藏藥等旅游商品和紀念品加工、制造和銷售,提升旅游業的綜合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