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當前訊息:中式餐飲上市難 多品牌IPO之路“卡殼”

2021-10-24 09:59:40 來源: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記者 賀陽)近日,多家中式餐飲企業上市之路阻滯。據港交所最新披露,餐飲品牌綠茶餐廳的上市申請材料“失效”,而這已是綠茶餐廳第三次遞表、第二次通過聆訊后招股書再次失效。中國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包括老娘舅、鄉村基、楊國福、老鄉雞等此前公布擬登陸資本市場的中式餐飲品牌,他們的上市環節多處于“卡殼”階段,進展緩慢或停滯不前。

綠茶餐廳、鄉村基等上市之路坎坷


(資料圖片)

作為國內網紅餐廳的初生代代表,綠茶餐廳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21年3月,綠茶餐廳首次遞交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后續,綠茶餐廳招股書被指出現財務數據單位錯誤、“流動負債總額”寫成了“流動資產總額”等錯誤,六個月后該版本的上市申請自動失效。

2021年10月,綠茶餐廳再次遞交上市申請,并在今年3月7日披露了通過上市聆訊的招股書,但申請材料又一次失效。今年4月8日,綠茶餐廳第三次遞交了招股書,并于三天后通過了上市聆訊。

在業內人士看來,綠茶餐廳上市之路坎坷,并不是因為其不滿足上市資格,而是由于經營狀況不穩定,且未來成長性方面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換言之,綠茶餐廳的發行條件并不理想。

公開資料顯示,綠茶集團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休閑中式餐廳運營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綠茶集團的餐廳網絡包括236家餐廳,而2019年末則為163家。據介紹,綠茶集團計劃于2022年—2024年每年開設75—100家新餐廳。

從招股書來看,綠茶餐廳近幾年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綠茶餐廳營收分別為17.36億元、15.69億元和22.9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5526.2萬元和1.14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6.11%、-3.51%和4.97%。同時段調整后凈利潤率分別為6.1%、-0.7%和6%,低于8%—10%的行業平均水平。

實際上,不止是營收、凈利潤表現欠佳,綠茶餐廳的翻臺率也在逐年下滑。數據顯示,綠茶集團2018年、2019年的翻臺率分別為3.48次/天、3.34次/天。而在2020年、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翻臺率分別為2.62次/天、2.92次/天,均低于4次/天。

除了綠茶餐廳外,中國商報記者整理公開資料發現,其他謀求上市的中餐企業進展同樣不順利。今年7月25日,港交所官網顯示,由于六個月內未通過聆訊,鄉村基的IPO申請狀態已轉為“失效”。此后的7月30日,鄉村基再度提交上市申請。今年9月,楊國福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請材料也顯示“失效”,目前已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IPO進程阻滯。而選擇沖刺A股主板的老娘舅、老鄉雞,由于審核周期更長、條件更嚴格,上市難度更大。

連鎖產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目前對連鎖餐飲企業上市相對還是比較開放的。當前,這幾家企業未通過聆訊或發行不順利,最大的難點在于企業經營規范性問題,這也是餐飲行業整體面臨的難題,審核的周期會比較長。”

此外,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一兩年,多家中式餐飲連鎖品牌傳出要上市的消息,這并不代表中式餐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在疫情的沖擊下,積極謀求上市很大程度是餐飲企業在經歷了暫停營業與客流下滑的經營滑鐵盧后,開始重新思考與資本關系的結果。眼下的餐飲市場中,具備一定連鎖和底蘊的餐飲品牌加速跑馬圈地,目的十分明確,就是增加自身抗風險能力,預防出現資金鏈斷裂、現金流吃緊的情況,從而尋求資本加持。而上市進程阻滯,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在疫情持續的影響下,資本市場對餐飲行業的信心不足。”

行業缺乏規范性,食安問題頻發

早前,作為現金流充裕的行業,中餐企業對于融資、上市的積極性并不高,上市的中餐企業更是屈指可數,A股主板當前僅存全聚德、同慶樓、西安飲食三家餐飲上市公司。但在疫情暴發后,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認識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并占領市場,中餐品牌們開始更加主動地擁抱資本、加速融資。

實際上,近幾年各路資本也在紛紛尋找著中式餐飲里的麥當勞或肯德基,但除了在細分賽道跑出了“火鍋第一股”海底撈外,中式快餐、正餐等領域少有企業能叩開資本市場的大門,規模體量方面也少見“大且強”的代表。

那么,中餐品牌上市難背后有哪些原因?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中餐品牌紛紛尋求上市,是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規律,這些品牌未來想要尋求更大規模的擴張,憑借已有的規模和盈利能力很難實現。中餐品牌上市難度大,在根本上是由行業本身的競爭格局決定。這個行業本身品類多,菜品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過西式快餐,涉及到的產業鏈、供應鏈也更長,上下游供應商非常多,管理難度較大。”

王鵬在分析中餐企業上市難的原因時表示,中餐企業運營的難點首先體現在品質把控方面,包括同一個連鎖餐飲品牌不同門店的出品質量。其次,不同中餐品牌之間的產品差異性較小,商業護城河很淺,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另外,中式餐飲賽道的成長周期十分短,產品容易在極短時間內被復制,競爭優勢隨之降低。同時,王鵬還提到,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疊加疫情防控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居民在個人消費支出方面的能力減弱,可以看到這些中式餐飲品牌的營收增幅都在放緩。

在文志宏看來,要解決上市難問題,中餐企業經營亟須提高規范性,包括財務方面規范性和用工規范性。財務規范性主要涉及餐廳前端的現金收銀還有后端的供應鏈,確保各個環節的發票、賬目清晰可查詢。其次是勞務關系方面,餐飲行業的員工流動性較大,一些企業并未給所有員工繳納社保,在用工規范性上面容易出現問題。而資本市場,尤其是A股市場,對于餐飲企業上市問題相對謹慎,甚至可以說把關十分嚴格。

袁帥也認為,餐飲行業看似門檻低,但要做好經營其實并不簡單。眾多中小餐飲企業除了面臨行業日漸增高的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房租、低毛利的問題,還要面對產品同質化嚴重、服務單一、體驗差等情況。加之外賣行業的沖擊,絕大部分餐飲企業的運營周期很難超過兩年。

除了提高規范性外,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為許多中餐企業繞不過去的一道坎。近幾年,中餐品牌的直營店或加盟店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例如2021年7月,有媒體記者暗訪楊國福麻辣燙時發現,楊國福麻辣燙門店存在食材被老鼠咬后仍繼續使用,用豬肺清洗容器等食品安全問題。為此,楊國福發布致歉聲明,多家門店被依法責令整改并予以警告處罰。

在此之前,河北石家莊橋西萬象城店的綠茶餐廳后廚也被曝出食品安全隱患,包括后廚人員食用客人菜品,熟食放在垃圾桶上,待加工肉類食材堆放在地上,以及餐具未按要求消毒、部分員工沒有健康證等多種問題。此外,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看到,不少消費者對鄉村基進行投訴,投訴問題大多集中在食品安全以及服務態度問題上。

中餐競爭進入資本化程度

不可否認,當下,越來越多的中餐企業已經進入到借助資本力量來進一步壯大企業,加快發展,強化競爭力的階段。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餐行業市場份額廣闊,但整體的標準化程度、連鎖化程度仍有待提升。業內人士認為,中式快餐領域潛力較大,標準化、規模化復制程度高,未來有望跑出行業龍頭。

“中式餐飲行業之所以到今天還沒有巨頭,與餐飲的商業模式存在三大痛點有很大關系:時效問題,不同類別的餐飲時效差別很大,開在不同業態的餐飲時效性區別也很大;坪效與效益的平衡,最小的面積實現最大的營業收入,這是所有的連鎖業態追求的目標;標準化體系,產品的標準化程度越高,對技術工種的依耐性越低,堂食和外賣的效率也就越高,復制和擴張的難度將降低,利潤空間將加大。也正是因為存在這些制約行業發展的痛點,讓連鎖餐飲業得以期許通過擁抱資本的形式,開辟一條新途徑,在殘酷的同業競爭中搏出一席之地。”袁帥談道。

據《雀巢餐飲2021中式餐飲報告》統計,目前中式快餐占中式餐飲份額的24%,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7425億元。而據泰合資本統計,截至2021年5月,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只有15家餐飲上市企業。相較于美國的3.3億人口、50家上市餐企以及日本的1.3億人口、97家上市餐企,中國餐飲行業資本化程度較低。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式快餐市場CR5(前五名的公司市場占有率)僅為2.9%,前五名分別為楊國福、張亮麻辣燙、老鄉雞、鄉村基、李先生牛肉面,占比分別為0.7%、0.7%、0.6%、0.5%、0.4%。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式快餐行業仍存在巨大機會。

文志宏坦言:“我國擁有巨大的消費人群和餐飲市場,但是目前上市的連鎖餐飲企業與之不成正比,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餐品牌選擇上市,這將成為一種行業性趨勢。國內的餐飲連鎖企業,他們的發展與競爭也已經進入資本化階段,這其中,中式快餐領域最有可能出現體量較大的行業龍頭。”

袁帥也表示,我國“民以食為天”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長期以來,國內餐飲的區域性特征明顯,市場較為分散,而中式連鎖餐飲的可標準化以及單店模式跑通后的可快速復制能力是資本十分看重的,資本的投入和回報需要看到規模效應,未來中式連鎖餐飲品牌要想上市,必須給予資本入局的空間和回報的信心。

關鍵詞: 綠茶餐廳 中國商報 中式快餐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