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 題:出口量躍居全球第二 中國汽車出海何以“乘風破浪”?
(資料圖片)
作者 劉文文
中國汽車“出海”再次取得好成績。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9月,中國汽車出口30.1萬輛,同比增長73.9%。這是繼今年8月以后,中國汽車出口第二次實現單月出口總量突破30萬輛。今年前9月,汽車企業出口汽車211.7萬輛,同比增長55.5%。
根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德國前9月出口汽車總量約為191萬輛。這意味著,中國超越德國位居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僅次于日本。
中國汽車出海何以“乘風破浪”?
新能源汽車出口暴增
今年中國汽車出口規模呈現爆發增長態勢。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車出口暴增。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汽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出口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1-9月,新能源汽車出口38.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
新能源汽車出口持續發力與其產品矩陣日益豐富緊密相關。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圍繞電動化轉型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品投放,新能源汽車產品已基本覆蓋各車型級別,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新上市新能源乘用車達到33款,在全部新上市乘用車型中占比接近60%。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在售新能源乘用車接近300款,在全部在售乘用車型中占比超過30%。
自主品牌全面突破
在中國汽車產業強勢增長之時,自主品牌也在加速向上發展。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9月中國出口的自主品牌汽車達到20.4萬輛,同比增長88%,環比8月增長13%。崔東樹指出,當前,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對歐美市場和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出口全面突破,國際品牌的中國基地出口戰略也日益體現。
他進一步分析,近期中國自主品牌新勢力車企高調進入歐洲市場,比亞迪汽車等企業也加大日本等海外市場拓展,這充分發揮了中國電動車的產業鏈優勢,實現出口水平價穩質優的提升,有利于擴大市場規模,拉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張進華也表示,汽車企業加速轉型過程中,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表現尤為突出,在車型數量、產品銷量等方面已形成優勢,特別是在產品滲透率方面優勢更為明顯。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接近45%,高出主流合資品牌約40個百分點。
“中國制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隨著海外認可度不斷提升以及服務網絡完善,市場前景持續向好。”崔東樹說。
出口高端化特征明顯
走出國門的中國汽車正擺脫“低端”“便宜”等刻板印象,高端化特征日趨明顯。
得益于中國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進程持續提速,中國汽車的魅力進一步凸顯,出口均價也逐步提升。
崔東樹介紹說,中國汽車出口年度總額2020年以前基本維持在150億美元左右,2021年上升到323億美元,2022年1-8月份已經達到314億美元。從汽車出口均價來看,2018年均價是1.29萬美元,隨后逐步提升,2022年8月達到1.89萬美元。
隨著產品競爭力逐步提高,不少中國車企開始向發達國家主流市場進軍,出口車型從過去以低端車為主逐漸轉向中高端車。乘聯會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出口的汽車中,合資與豪華品牌有3.4萬輛,同比增長60%。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在穩經濟、促消費政策持續作用下,預計四季度中國汽車產銷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以及汽車出口將延續良好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