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時快訊】“新農人”黃震的“農業經”:郊野與都市聯動激發農業新動能

2021-10-12 10:12:14 來源:華夏經緯網

“新農人”黃震在農場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上海10月11日電(記者 繆璐)初見黃震,高高的個子,短短的頭發,皮膚細膩,穿著襯衫和西褲,腳上是一雙皮鞋,如果不知道他所從事的工作,完全不會把他跟農業一詞聯系起來。


【資料圖】

“80后”黃震是上海萬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一位常駐上海崇明的“新農人”。2008年,黃震所從事的金融業遇到金融危機,于是他開始尋找一個新的賽道——農業。

或許是出于金融人的敏感性,又或許因為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黃震對上海農業市場的特殊性認知清晰,“優缺點十分明顯,上海擁有最好的市場,大家生活消費能力強,高品質產品需求高,但缺點也很明顯,上海的成本很高,租金、用工、物流都貴,那應該如何利用這個優缺點,從而達到平衡呢?只能是做高附加值的農產品。”

于是黃震把目光投向了有機農業,隨后他幾乎跑遍了上海郊區,在反復調研和思索后,最終在上海崇明區中興鎮承包了300畝土地,“選擇崇明,是因為我覺得它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理念和有機農業非常契合。”

然而,恰恰在黃震選的這塊地上,連續三茬撒下去的種子什么都沒出,后來在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他才明白這塊地確實很“有機”,之前沒種過任何東西,但因為靠海,鹽堿很嚴重,如果想要長出農作物,就必須要“洗地”。在洗了8次地后,這塊地終于有了收獲,目前每年種植100多種有機蔬菜,“已經變成非常好的土地。”

“新農人”黃震在農場 受訪者供圖

這一經歷也讓從小生活在上海市中心的黃震明白,如果要從事農業,相關技術知識是自己最大的短板,必須從頭開始學。于是,從田間地頭,到包裝車間,到物流配送,再到客戶服務,黃震把從種植到銷售的所有體系從頭到尾輪了一遍崗,輪崗的同時,黃震還與相關專家和經驗豐富的農民進行討論,將每一個環節進行標準化制定,希望以此改變“農業看天吃飯”的歷史。

2012年,萬禾農業獲得德國、日本、美國以及中國權威機構的有機認證,并探索出種養結合的循環農業模式。但黃震不止于此,在他心目中,“新農人”要具有全方位的才能,除了要懂農業技術,還要懂現代互聯網技術,了解市場,善于經營,同時也要有社會責任擔當,帶領周邊農戶共同致富。

于是黃震在商業模式上打造出“郊野農場”“線上農場”“都市農場”三大農場。“郊野農場”是指在崇明近3000畝的土地上進行農業生產、農業研發、農業教育、農業旅游;“線上農場”不僅是線上銷售平臺,也是宣傳平臺,同時還是連接新零售的平臺;“都市農場”則指把農場搬進商場,打造各種體驗式場景,比如烹飪教室、種植課堂,動物農場等。

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快得到了市場的驗證。黃震向記者透露了一組數字:他在崇明的2000畝農場,用了足足3年多才做到2000萬元年銷售額;而這個2000平方米的都市農場,僅用1年就做到了。

此外,萬禾還解決了周邊215余人就業問題,同時在生產季時,可吸納季節性勞動力40人,帶動周邊農戶600人。同時,作為高標準示范區,萬禾也通過“田間學堂”吸引更多志愿從事農業、服務農業的人才加入到創業中去,激勵更多創業者愛農業,做新時代“新農人”。

為更好助力崇明生態島建設,萬禾正致力于打造上海最大的有機碳中和農場,并已獲得上海首個地產零碳農產品證書。黃震說:“做農業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就是我的顧客不僅僅是來買農產品,而是有一種參與感。他們會覺得自己在參與一個農業企業的發展,同時因為做有機農業,他們也會感覺參與了對生態環境的改變和提升。”

關鍵詞: 有機農業 生態環境 田間地頭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