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來自上海18所高校、21個專業的約200名大學生正在上海首屆大學生養老社工培訓班受訓。 上海開放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10月10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至少需要6000多名養老社會工作者,而目前崗位人才缺口則在一半以上。眼下,來自上海18所高校、21個專業的約200名大學生正在上海首屆大學生養老社工培訓班受訓。
“雖然社工的相關知識課堂里都學過,但之前養老領域基本沒有涉及,‘社工+養老’融合的知識體系也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培訓,讓我對養老領域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首堂培訓課后,上海政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大三學生張憶騁同學感觸頗深。
據上海市老齡辦、市衛健委和市統計局的聯合調查顯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542.22萬人,占總戶籍人口的36.3%。巨大的老年人口基數,加上不斷迭代的養老服務需求,對養老服務體系提出巨大挑戰,對養老服務行業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養老服務不再局限于日常看護、生活照料方面,而是擴展到老年人的“身、心、靈、社”等多方面。其中老年社會工作者無疑是實現養老服務新內涵的重要支撐隊伍。事實上,伴隨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青年人能夠在養老領域獲得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相對廣闊的發展空間。
上海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樓軍江介紹說,由上海開放大學和上海市養老協會、市社工協會聯合舉辦上海首屆大學生養老社工培訓班,就是要讓青年學生了解養老行業,了解養老社會工作崗位,為今后擇業奠定基礎,進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養老服務業。“今天,我們努力為各位學員賦能,明天,期待你們運用所學為養老產業賦能、為上海數百萬老年人服務。”
在此次報名的310名學員中,約三分之二都是高校學生,其中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占50%。還有三分之一學員來自養老機構,這些人員涉及管理、一線服務等多個崗位。
培訓中,學員將接受40課時的理論和實操培訓,課程按照國家民政部下發的《老年社會工作者培訓大綱(試行)》的要求,結合老年社工的工作實踐,設置了理論與實操2大模塊10個主題的課程,均圍繞“社工工作的真實情境”設計,能較為全面地對養老社工的工作范疇、工作內容、工作方法等進行講解。培訓結束后,學員將統一參加考核,考核合格的學員,將獲得培訓證書,學習記錄統一存入上海市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培訓時長將納入從事養老社工崗位所需的120小時專業培訓范疇。
在樓軍江看來,普通年輕人對養老行業了解不多,對行業存有偏見,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業的更是少之又少,養老服務從業者隊伍年輕化、專業化建設任重道遠。
作為上海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平臺,上海開放大學是一所市民身邊的大學。秉持著“用教育手段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解決市民生活中的難點、堵點、痛點”這一理念,近年來開大提供的各類教育服務惠及了在崗職工、來滬務工人員、新型職業農民、老年人、殘疾人等各類社會群體。2021年,上海開大曾與養老協會聯手開展“養老服務評估師”培訓。兩年來,已累計培訓養老從業者多達4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