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焦瑞吉正在制作。 受訪者提供
中新網西安10月7日電 題:結繩“手藝人”:以“繩”傳承技藝 以“結”串起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
(資料圖)
作者 李一璠 阿琳娜
“結繩技藝留傳至今,有上百種結法值得探索,傳統且多樣的‘結’組合拼接,吸收當下流行的時尚元素和色彩搭配,在創新和碰撞中可以感受到結繩的魅力。”西安結繩“手藝人”焦瑞吉說,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的結繩能被更多人喜歡。
焦瑞吉幼時便在家人的影響下開始學習結繩技藝,如今已是西安碑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結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的她,一直在認真鉆研這門古老的技藝,并努力探索,希望賦予這門手藝適應時代的“新生命”。
記者看到焦瑞吉時,她正左纏右繞,前挑后壓,低首認真編織著“金剛結”。簡單的繩子,經過她的雙手,會變成精美的裝飾品、藝術品。
圖為焦瑞吉正在制作。 李一璠 攝
在焦瑞吉看來,結繩技藝重在“手工”,區別于機器編織的“格式化”“統一化”,“手藝人”將精妙巧思編進絲縷之中,看似費時費力的手工編織過程,融入了制作者的功力與妙意,這也是堅守傳統技藝的“手藝人”的成就所在。
近些年,焦瑞吉致力于結繩技藝的宣傳和推廣,她帶著結繩技藝走進展會,走進陜西省內多家景區。在非遺進校園活動中,她走進多所學校現場展演、教學,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了中國傳統技藝的魅力。
同時,焦瑞吉還致力于將傳統結繩編法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以更好展現這門技藝的魅力,讓結繩被更多人喜歡。
圖為焦瑞吉和她的作品。 李一璠 攝
“長輩為晚輩定制本命年紅繩、情侶互贈手繩等在當下都較為流行,我會選取不同的編法將玉石、銀飾等材料與繩結合,吸收部分當下流行的元素進行制作。”焦瑞吉說,期待每一件作品在不同材質的碰撞間展示古今融合的美意,讓收到它的人感受到其中的心意。
“印度姑娘帶著我創作的拼色繩結耳飾去參加聚會,被好多人羨慕……”焦瑞吉說,多位海外友人通過網絡,定制來自中國的精美繩結,感受“中式傳統”的時尚感,這也讓她感到驕傲。
下一步,焦瑞吉打算繼續學習、總結更多傳統“結法”,用傳統的“結”串起傳統手藝魅力和現代時尚,為結繩技藝的傳承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