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社西寧9月19日電(記者陳杰)一架大型無人機日前在青海省阿尼瑪卿雪山區域的高空下投12枚探空儀,結合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等設備“掃描”青藏高原大氣垂直結構和下墊面,我國高空大型無人機高原氣象觀測試驗在青藏高原作業成功。
據介紹,探空儀完成對青藏高原大氣垂直和下墊面“掃描”后,三江源地區云系分布、水汽結構、風場及下墊面情況等觀測數據實時傳回地面指揮系統。這是自2020年以來,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機載下投式探空系統連續三次完成對相關試驗的保障。
這是此次試驗的投放監控實況圖,圖中圓柱體為下投式探空儀。(受訪者供圖)
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由于氣候惡劣,在青藏高原建站困難、大氣垂直結構及下墊面觀測信息缺乏。借助高空大型無人機長航時、長航程、可機動觀測的優勢,通過機載下投式探空系統可完成對目標區域垂直大氣的精細化探測。
“通過下投式探空系統獲取的垂直大氣探測資料,可為三江源等地區大氣垂直探測與水分循環三維結構、水補給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礎數據。”試驗相關負責人介紹,相關研究成果也將成為氣候變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資源與生態安全保障決策的重要依據。
此次氣象觀測試驗由中國氣象局聯合多家單位共同開展。
據了解,氣象部門未來將聚焦三江源地區水汽通道、冰川分布和冰川區域水補給開展多架次飛機探測,推進以高性能大型無人機為主體的空基觀測體系建設,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等提供數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