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上海9月19日電 (陳靜 王根華 方梅蘭)昏迷伴抽搐、臟器功能損傷及呼吸衰竭,35歲的小陳一度生命垂危。他病情兇猛、病因不明,且病情持續加重。
記者19日獲悉,在海軍軍醫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上海長征醫院)ICU,多學科專家抽絲剝繭,最終找到“真兇”:原來困擾小陳的疾病是病毒性腦膜腦炎。
經過一個月的觀察治療,奄奄一息、渾身插滿管子的年輕人終于醒來,能與家人正常交流了。
小陳告訴記者,自己平時身體健康,也沒有任何基礎疾病。7月25日,他突然出現高熱,自服退燒藥后體溫沒有明顯好轉,但他沒在乎。3天后,他出現頭暈、頭疼、乏力、惡心癥狀,可仍未就醫,直到5天后出現昏迷、抽搐、口吐白沫等癥狀,家人才趕緊將他送至醫院就診。醫生認為患者是癲癇發作,卻又找不到導致癲癇的病因。在治療過程中小陳病情逐漸惡化,出現了臟器功能損傷和呼吸衰竭,醫院為他進行了氣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來勢洶洶的病情還在逐漸加重,上海長征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主任李文放會診后表示,患者年輕、且病情極其復雜、兇險。小陳遂被轉入上海長征醫院ICU進一步治療。
轉入長征醫院ICU時,小陳始終處于昏迷狀態,并且頻繁肢體抽搐。“癲癇發作的本質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性放電,從而導致腦功能損害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像陳先生這樣在應用多種足量抗癲癇藥物情況下仍然出現持續抽搐的,我們稱之為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這類患者治療難度大、預后也相對較差。”上海長征醫院專家許永華教授對記者介紹道。
為了找到病因,治療團隊在控制癲癇發作的同時給患者進行了一系列檢查,但沒有特別的發現。許永華教授團隊立即聯合神經內科、風濕免疫科等專家共同開展多學科會診。專家們一致認為困擾陳先生的疾病是病毒性腦膜腦炎,并由此繼發癲癇發作。
許永華教授介紹,病毒性腦膜腦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癥治療、支持療法和防治并發癥。“重癥患者的治療往往是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對患者造成非常致命的打擊。”許永華教授坦言。診斷明確之后,許永華教授團隊調整治療方案,充分發揮醫院多學科聯合救治優勢,根據患者病情變化指導藥物調整,保障患者治療效果。
經過35天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小陳神志逐漸清醒,脫離了呼吸機,能夠和人正常交流,康復出院。小陳的家人表示:“感謝你們(醫護們)的全力救治,給了患者重生的機會,也挽救了我們的家庭!”許永華說:“這不僅是陳先生一家最開心的事,能夠見證患者一步一步的康復,這是我們作為醫務人員最開心的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