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記者 杜雨萌
8月2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為保障節假日期間豬肉市場供應,將會同有關部門自9月份開始分批次投放政府豬肉儲備,并指導地方聯動投放儲備。同時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建議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保持正常出欄節奏;相關企業有序釋放豬肉商業庫存,增加市場供應。
對此,大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劉錦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1年6月份至今年4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能繁母豬數量維持下滑,這造成生豬出欄市場供應偏緊,致使今年3月下旬以來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當前生豬供給偏弱,需求端隨著天氣轉涼、各地開學季到來以及“兩節”臨近等因素影響,生豬季節性需求增強,下游消費將持續回暖,為防止豬肉價格過度波動,國家相關部門做出投放豬肉儲備平穩生豬供應是符合市場預期的。
具體來看,自今年7月初國家發改委多次出手后,雖然豬價已從7月5日的年內高點(內三元23.04元/公斤、外三元24.35元/公斤)有所回落,但7月28日以來,豬價顯然再次升溫。匯易網數據顯示,8月26日,全國內三元生豬市場價報22.21元/公斤,較7月28日的近期低點(內三元20.36元/公斤、外三元20.62元/公斤)已上漲約9%;國家生豬市場數據顯示,8月29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市場價為22.48元/公斤,較7月28日同樣上漲約9%。
“投儲消息的提前發布,無疑為節前提漲的消費端給予一針穩定劑,也為近日高漲的豬價進行降溫。”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王凌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綜合來看,中央儲備肉主要是應急保供,兼具市場調控;地方儲備肉是區域應急和保證重大節日。隨中秋佳節的到來,儲備肉的投放兼顧市場的綜合現狀及消費需求情況。
“后期豬價整體仍將呈現震蕩上漲走勢,但預計漲幅有限。”劉錦濠預計。
五礦期貨投資咨詢部研究員王俊也持類似觀點。在他看來,從周期、盈利和供需角度看,新一輪豬周期已于今年4月份開啟。不過,在整體供應偏緊,需求看漲的背景下,預計下半年豬價將維持偏強格局。但考慮到產能正在逐步恢復,各主體針對旺季供應已提前做好準備,且政策調控有望隨時發力,總的來說,下半年豬價仍以平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