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知名學術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線發表了中國專家的研究成果。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8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先天性心臟病(下稱:先心病)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是5歲以下兒童重要死因之一。
記者24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黃國英教授和嚴衛麗教授團隊建立了一個從孕前開始的大型的前瞻性隊列,系統地分析了圍孕期母親紅細胞葉酸濃度與子代先心病的關系。他們的研究成果闡明了母親圍孕期紅細胞葉酸對子代先心病的保護作用,為通過葉酸增補實現先心病的有效預防提供了高質量的證據。
中國醫學專家的這項研究發現母體紅細胞葉酸每升高100nmol/L與子代先心病風險降低7%相關,紅細胞葉酸濃度高于WHO推薦的預防神經管畸形的906 nmol/L濃度界值對于預防先心病具有額外的獲益,可使人群先心病發生率降低51.3%。知名學術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內科學年鑒)剛剛在線發表了該團隊的研究論文。
據了解,2014年,黃國英團隊創建了“新生兒先心病雙指標篩查方案”,實現了急需干預的新生兒危重先心病的早期篩查。然而,闡明先心病可改變的重要發病原因仍然是解決一級預防的瓶頸問題。事實上,許多資料顯示,圍孕期葉酸攝入不足可能導致子代先心病風險增加,但有關母體葉酸與子代先心病關系的研究大多采用血清葉酸作為母體葉酸狀態,而血清葉酸水平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不能反映體內穩定的葉酸水平,研究結論常不一致。黃國英教授和嚴衛麗教授團隊的研究采用WHO推薦的葉酸內暴露金標準——母親紅細胞葉酸濃度來測量。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黃國英和嚴衛麗團隊為通過葉酸增補實現先心病的有效預防提供了高質量的證據。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供圖
該課題組先前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在上海,女性孕前規律增補葉酸的人低于三成,有超過90%的備孕婦女紅細胞葉酸水平未能達到906 nmol/L。這個現狀須引起政策制定者、婦幼保健醫務工作者和公眾的高度重視。黃國英指出,由于先心病發生于胚胎早期,而通過補充劑提高紅細胞葉酸濃度至推薦標準需要2-3個月,因此,葉酸增補需從孕前開始,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先心病的發生。
本項研究觀察到母體葉酸對子代先心病的保護作用可能存在閾值范圍,相關研究成果為制定先心病的一級預防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參考。黃國英教授告訴記者,下一步,課題組的研究將結合有關葉酸與其他母子臨床結局的研究證據,探索可有效預防先心病且不增加其他不良健康結局發生的最佳紅細胞葉酸水平、父親葉酸水平與子代先心病發病的關系。
關鍵詞: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研究成果 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