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災害預報系統。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供圖
中新網成都8月24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24日從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獲悉,23日凌晨4時左右,因短時間強降雨,位于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樂躍鎮群英村的青碉樓、張家坪子溝、老鷹巖溝和王家坡分別發生規模不一的泥石流災害,導致36戶172人受災,經濟損失60余萬元。因預警及時和提前組織人員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
此次災情中,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利用自主研發的“山地災害風險模擬與險情預報系統”,與四川省修復防治院構建的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短臨預警互補聯動,于23日1時50分在四川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涼山州地質災害工作專班提前2小時發布預警信息,為地方政府組織人員疏散撤離贏得了寶貴時間,實現了精細化預報預警和人員零傷亡。
“山地災害風險模擬與險情預報系統”是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在中國科學院“美麗中國”先導科技專項項目、四川省重點研發專項等的支持下,聯合中科院大氣物理所、成都超算中心等多家單位,結合四川省氣象局降水預報數據和四川省自然資源廳自動化雨量監測數據,自主研發的山洪泥石流災害精細化預警預報系統。
該系統通過與四川省涼山州自然資源局等政府部門合作,在涼山州業務化運行過程中,今年已成功預警了包括涼山州西昌市樟木箐鎮、瑯環鎮等地的多起山洪泥石流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