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深藍色的工衣,嵌在一個不高不瘦的身軀上,衣服上系著一個微微褶皺、卷起邊角的工具包,上面掛滿了叮鐺作響的維修工具。這身深藍色的工衣不僅參與了物業巡查、維修、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還見證了幾次突發搶修工作。
藍色工衣的主人來自中鐵建物業增城國際花園,叫鐘湛昌。這身工作服,已經陪伴他在中鐵建物業走過了五個春秋。業主親切地稱呼他和項目上的同事為“藍精靈”。作為項目的工程主管,無論何時何地發生突發情況,只要業主需要,他總是隨叫隨到,帶上工具奔赴現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丈量小區過萬步,隨時準備出發
在人來人往的園區里,鐘湛昌身著藍色工作服的身影格外顯眼,他手提帆布包,快步趕往維修現場。每天,他都要步行上萬步,無論是在吃飯,還是在休息,只要獲悉業主有困難,他總能快速響應,及時出現,幫助業主解決問題。“鐘師傅呀,不是在維修,就是在去維修的路上。”一起工作的物業同事常常這樣打趣道。
“鐘師傅,又要麻煩你們‘藍精靈’過來一趟啦,我家這燈打開后老不亮,不知道是怎么回事。”7月14日,鐘湛昌像往常一樣接到業主的電話,得知10棟張女士家中斷電,他馬不停蹄地趕到維修現場,對電路進行了詳細的檢測。經測試,原來是張女士家中的空調出現了故障,才導致燈泡短路燒壞了。他貼心地幫張女士把空調修好,幾步蹬上梯子,熟練地拆卸損壞的燈具,并換上新燈泡,房間里瞬間變得亮堂堂。臨走前,他還對其它電路進行了檢測,確保沒有安全隱患,這才放心地離開。
正當他準備離去時,報修電話又響起了,他又要趕赴下一戶人家,繼續為業主們排憂解難了。
如影隨形,匠心呵護園區設備
這位園區的“藍精靈”不僅對日常工作盡心盡責,應對突發狀況也是得心應手。維修設備時,總能看到他的工服口袋上裝著各式各樣的小工具,走起路來發出“唆唆唆”的聲響。每逢維修設備時,他總能變戲法般地從工服口袋上拿出相應的工具,湛藍色的口袋更像是一個一呼百應的百寶袋。
7月11日中午下班后,當工程人員正在一起享受午餐時,鐘湛昌的電話鈴聲響起,來電的是監控室。“鐘工,監控系統出現故障,無法監控到樓宇情況。”他馬上放下手中的餐筷,拿上維修工具,快馬加鞭趕往監控室。查看電源、檢查硬件、設備重啟、登陸系統、輸入代碼......他就這樣反反復復、一遍遍地測試,每查找出一個問題,就修復一個問題。經過1個多小時的維修,憑借他在日常工作中累積的經驗,監控室系統修復好了。
業主生活無小事,園區設施設備的運轉更無細事。消防、監控、電梯等設備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或許不以為然,甚至感覺不到其存在和重要性,卻事關千家萬戶的生活起居。為了讓業主住得方便,住得舒心,鐘湛昌每天穿梭在園區供電、供水、電梯、消防等各個設備房,認真檢查每一套設備的運行狀態,并記錄下每一個運行數據,細心呵護每一套設備。
鐘湛昌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態
即時響應,園區搶修“累卻也快樂”
7月17日,物業服務中心接到8棟業主黃先生的電話反映,污水井排放污水的速度有點慢。為了避免影響業主的生活,鐘湛昌帶領工程部同事對小區的所有污水井逐一進行疏通。
高溫烈日下疏通污水井,不僅需要大量體力,還是對忍耐力的考驗。當污水井蓋一打開,陣陣惡臭便“推”開了路過居民,紛紛繞道而行。鐘湛昌不僅要在熏天臭氣中作業,還要時不時搬動工具。偶爾還會有個別業主對著他大聲吵嚷,埋怨他耽誤了出行時間。
“天氣熱,出門又聞到臭味,業主心情肯定不好,我能理解。”疏通污水井時,污水不時飛濺到鐘湛昌的工衣上,藍色工作服沾滿了污垢,卻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工作。有時累了,他就在樹蔭下休息一會,卻也不敢小憩太久,又立馬擼起袖子繼續干。在他與工程部同事的配合下,園區的污水井都疏通完畢,盡管他身上已是臭氣熏天,衣服早已粘滿了污濁,但他們都表示“累卻也快樂著”。
2022年3月,鐘湛昌榮獲中鐵建物業“廣州中心2021年度先進個人”稱號。榮譽的背后,凝聚的是他辛勤付出的汗水和對物業工作的沉摯熱愛。像鐘湛昌這樣的“藍精靈”只是一個縮影,在中鐵建物業,還有無數身著藍色工衣的工程人員,無論酷暑還是寒冬,他們總是出現在項目園區的各個角落,扛起守護業主安居的責任。
撰稿人:陳青青 余伊玲
來源:號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