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機務人員向即將起飛的飛機揮手致意。 陳冠言 攝
中新網南寧8月22日電(作者 楊陳 麥夢)舉起紅色飄帶,與機長揮手示意,允許放行……這樣一套頗有儀式感的動作,深圳航空南寧分公司放行工程師林康每天都要重復數次。“雖然工作免不了風吹、日曬、雨淋,但只要看到自己保障的飛機安全順利滑出停機位,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資料圖)
航線維護工程師又被稱為“飛機醫生”。乍一聽是個風光無限的職業,實際卻是日夜與一架架“大家伙”為伴,與機油、金屬為友,在嚴寒、酷暑、充斥噪音的環境下,開展著高強度的航線維修工作,確保飛機安全正點起落。
圖為機務人員引導飛機停靠。 陳冠言 攝
立秋后的廣西,高溫持續,室外氣溫已高達38℃。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停機坪上,除了有列隊齊整的飛機外,還有一群頭頂烈日的機務人員,履行著每日的迎來送往任務。
眼下正值暑運,正午時分,在沒有遮擋的停機坪上,地表溫度已接近50度,隔著鞋底依舊能感受到明顯熱度。不停從身上冒出的汗水,讓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的工作服上留上一道道白色的汗漬。一個工具箱、一副冰袖、一頂遮陽帽,就是他們全部的裝備。工具箱內是機務維修人員每天接送飛機必備的“吉祥三寶”:耳機、轉彎銷和指揮棒。
圖為航線維護工程師對飛機進行檢查。 陳冠言 攝
“日常檢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當天首發的飛機,我們會提前90分鐘到達停機坪開展例行檢查。二是過站飛機,需提前15分鐘達到現場。”林康告訴記者。
在飛機進港前,機務人員會檢查停機坪是否有碎屑、石子等雜物,以防對飛機造成損傷。待引導車將飛機引導入位后,提前等候的機務人員就會拿著一沓厚厚的檢修單,走上停機坪,放置警示圓錐筒和輪擋,避免飛機移動。
圖為放行工程師在飛機前起落架插上轉彎銷。 陳冠言 攝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機務人員先繞機一圈,確認飛機外部無損傷后,再開始正式投入檢查維護工作。一個小缺口、一絲細微的氣味、一滴不起眼的油漬,都有可能成為飛機飛行的安全隱患。安全是天字號工程,因此,機務人員每次都必須完成工卡上6大項,48小項內容的檢查,確保每項內容務必安全。
“整個飛機維修工作,任何區域和零部件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發動機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們會更加用心、仔細地去檢查。”深圳航空南寧分公司航線維修分部航線維護工程師黃泓瑋說。
圖為航線維護工程師擺放輪擋。 陳冠言 攝
檢查發動機是一項非常細致的工作,只見黃泓瑋提著手電筒仔細查看內外涵道是否有異樣、鎖扣是否扣緊、是否有異常油液滲漏等,再用鼻子嗅是否有異樣氣味,必要時還會將發動機葉片拆出深入檢查。一套完整的工序,與中醫的“望聞問切”極為相似。
待各項檢查工作完成之后,機務人員則需在維修工卡簽上各自的名字。“每一次的簽字,都是對飛機上所有的旅客及機組人員生命安全的承諾。”林康說。
插拔轉彎銷是飛機起飛前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轉彎銷位于飛機前輪處。插上轉彎銷后,釋放前輪轉彎液壓,鎖死權限,飛機便只能通過拖車控制移動方向。”深圳航空南寧分公司航線維修分部航線維護助理工程師張嘉德告訴記者,飛機準備滑出時,機務人員會取下轉彎銷,恢復前輪轉彎系統。
圖為航線維護工程師對飛機發動機進行檢查。 陳冠言 攝
張嘉德介紹,每當飛機準備滑出時,旅客通過客艙側窗會看到地面一名機務人員給出飛行員滑出手勢,而另一名機務會雙手高舉一條紅色飄帶。其實這條飄帶就連著轉彎銷,告訴飛行員飛機前輪轉彎銷已取下,可以安全滑出,這也是身為機務人員最有儀式感的一刻。
“剛開始工作時覺得很新鮮,當我能夠親自參與航班保障工作后,才深感這份工作責任之重大,需要很強的責任心與耐心。”林康說,進入行業8年來,隨著大眾對航線維修的關注度持續增加,機務人員對自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據了解,深圳航空南寧分公司航線維修分部共有90多人,是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隊伍。近年來,該公司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為年輕技術人員制定技術成長方案,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飛機醫生”,護航藍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