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百事通!粵港澳大灣區203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美元

2021-08-15 10:13:37 來源: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盧俊錦、蔡勇躍、記者羅勉報道 8月3日,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粵港澳大灣區共有24家企業進入榜單,總部位于深圳的有10家,其次是香港7家和廣州4家,涉及制造業、互聯網和通訊、家電、銀行與金融、生物醫藥、基礎建設等多個領域,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據了解,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導引下,粵港澳大灣區內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關鍵要素加速流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不斷涌現,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得到全新提升。


(資料圖片)

7月以來,粵港澳大灣區樞紐韶關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第一批項目集中開工、“港澳藥械通”再引新藥“血脂疫苗”抵達深圳、大灣區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產業園正式動工開建……一項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開工落地,正在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按下“快進鍵”。

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光明科學城肩負著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破題先行的重任。經過3年多的趕超奔跑,光明科學城持續蝶變。目前,光明科學城啟動區科研設備已進場,該項目建成后將以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兩個大科學裝置為基礎,成為腦科學與合成生物學研究及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與“加速器”。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成效凸顯。越來越多創新團隊、科研機構、企業研發中心選擇落戶河套,凝聚起一股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在深圳園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深圳市開放原子開源技術服務中心等一批國家級重大平臺和國際組織機構順利落地。

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持續增強。創新大科學計劃實施機制,印發《大科學計劃推進工作方案》,深入實施深港澳科技計劃,累計資助超過2億元,深港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已有27個項目獲準入駐,“粵港澳智慧城市”等5個聯合實驗室立項,加速構建大型創新基礎設施開放共享機制。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報告預計,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走在世界同行前列的全球性科創巨頭將超過10家,高成長企業將超過100家,“專精特新”企業將超過100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美元級。

從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從探索科技創新合作到謀劃構建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近年來粵港澳緊抓機遇,深入合作,有序推進。

市場一體化水平的提升,離不開逐步搭建國際高標準規則的營商環境。今年1月,深圳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印發實施,圍繞科技、金融、醫療、教育文化、交通及其他領域推出24條市場準入特別措施;知識產權從“全國率先”到“標桿城市”,出臺實施并修訂全國首部知識產權全類型的《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GoGBA“灣區經貿通”數字平臺正式啟動,通過三大服務范疇——“灣區經貿通”數字平臺、咨詢及培訓、線上線下活動及平臺,全方位支持協助港商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拓展內地市場。

同時,對接香港及國際的科技創新協同機制不斷健全。簽署深港“聯合政策包”,攜手吸引國際科研人才及項目等高端創新資源,印發實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科研及創新創業若干支持措施》,支持6所香港高校在深設立大學研究院,累計在深設立科研機構82家、建設創新載體56個、孵化企業240多家,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與港大、港科大等合作,累計聯合設立500多家科技企業。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區域內的跨境投資和貿易日趨活躍,商事貿易領域矛盾多發。涉外涉港澳法治合作交流持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正式揭牌,證券、海事、知識產權三大分中心相繼布局;今年初,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正式啟用以來,已有涉及司法、仲裁、調解等方面70多家機構入駐;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和第一國際商事法庭落戶前海,項目竣工后將成為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的又一重大平臺。

關鍵詞: 科技創新 知識產權 基礎設施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