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發展網訊 8月10日從江西省宜春市有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了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助推鋰電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從去年年底開始,宜春市工信局牽頭與江西理工大學對接,積極推動江西理工大學在宜春設立鋰電新能源產業研究院。經過努力,前不久,宜春市政府與江西理工大學共同簽署了“宜春江理鋰電新能源產業研究院”合作協議,并舉行了揭牌儀式。
據介紹,新成立的研究院下設鋰資源安全高效開采研究所、鋰礦物綠色加工與智能分選研究所、鋰金屬綠色提取與化合物制備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制備研究所、環境治理與廢物循環利用研究所、工業化智能生產研究所等6個研究所,負責開展鋰電新能源產業相關研究工作;同步設立了工程化中試平臺和鋰資源及鋰電分析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等2個平臺,工程化中試平臺主要負責對研究所科技成果進行中間性試驗,鋰資源及鋰電分析檢測公共服務平臺主要承擔專項分析檢測任務。研究院實體化運營后,將依托這6個研究所和2大平臺,在鋰礦山開采、鋰礦物加工、鋰金屬提取、新能源材料研發、環境治理與廢物循環利用、工業智能化等領域,聯合有關企業共同開展技術攻關。
在管理上,研究院將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理事會由市政府和江西理工大學共同派人組成。日常管理實行市場化運作,主要通過面向企業開展應用技術研究、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方式獲取運行經費。為保障研究院前期工作的開展,前三年,宜春市政府將每年安排500萬元用于研究院的建設運營;今年是第一年,還將額外安排2000萬元用于研究院研發、檢測及中試設備的購置,后期的設備購置根據實際情況再酌情考慮。此外,還將通過發放科技創新券的方式,支持研究院聯合有關企業開展的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項目,支持金額為每年1200萬元。
研究院建設的短期目標是成為省級科研平臺,最終目標是成為集研發、檢測、服務、開放功能為一體的創新綜合體,成為國內鋰電新能源領域具有顯著影響力的國家級平臺,并以此助力整個宜春,把宜春打造成為全國鋰電產業的樣板區、鋰電產業“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示范基地、鋰電產業成果轉化和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以及鋰電產業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基地。(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