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環球頭條:科技 人文 共贏——從三個關鍵詞看我國海洋生態經濟未來發展

2021-08-11 06:55:52 來源:華夏經緯網

新華社濟南8月10日電題:科技 人文 共贏——從三個關鍵詞看我國海洋生態經濟未來發展

新華社記者邵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海水養殖設備不僅能養魚,還是“網紅”旅游打卡點;海草床不僅能引來大天鵝,還能降低碳排放。10日召開的東北亞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論壇暨2022中國海洋經濟論壇上,科技、人文、共贏,成為與會嘉賓和專家討論我國海洋生態經濟未來發展之路的關鍵詞。

在距離山東煙臺萊山區漁人碼頭大約2公里的大海中,“耕海一號”海洋牧場綜合平臺猶如一朵巨大的“海上花”。3個直徑40米的圓形網箱組成“花瓣”,每朵“花瓣”養殖體積約1萬立方米。“海上花”每年可養殖海水魚類20萬尾,年產約15萬公斤。

這三朵“花瓣”上有60個垂釣位,“花心”處還設有近6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游客可以在平臺垂釣、品嘗海鮮,還可以欣賞海洋文化科普影片。每年,“耕海一號”可接待游客5萬人。

通過液壓樁系統,“耕海一號”穩固地矗立于海面。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設備基本滿足日常用電需求,污水處理設備讓生活污水零排放,海水淡化技術每天可產淡水20立方米。根據風向、海水流動等情況,“耕海一號”可以調整投餌位置及數量,從而達到科學投喂、精準投喂的效果。

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讓一個海水養殖設備成為旅游觀光平臺。在海洋生態經濟領域,一二三產業正在深度融合。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研究員羅續業說,在海洋觀測儀器、深水平臺等領域,我國已具備總體設計和系統集成能力。在具體技術和產品上,我國已實現對國際先進水平的全面跟蹤,并不斷推進產業化進程。

我國廣闊的海域中,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與會專家認為,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海島旅游將成為旅游業發展的下一個突破口。但是,相比海濱城市,海島旅游需要更長的培育期。

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主任張海峰說,我國海島旅游當前主要以自然資源為依托,人文特色尚不足,存在旅游產品同質化、服務體系不完善等情況。

但從游客的需求看,他們不僅追求原生態環境,還更注重服務品質,看重海島的人文資源。

張海峰認為,未來發展海島旅游,地方政府不僅要打造良好生態環境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還要細化區域分工和定位,特別是要用特色的人文資源提升旅游產品創意水平。

此外,發展“藍色碳匯”生態系統實現共贏,也成為本次海洋生態經濟討論的重要議題。

據了解,作為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海洋生物主力軍,紅樹林、濱海鹽沼、海草床被國際公認為三大“藍色碳匯”生態系統。檉柳、堿蓬、珊瑚礁等也有吸碳固碳的作用。

在山東威海,當地通過開展大葉藻海草床規模化修復,打造“海底草原”“海底森林”。海草床能為大天鵝提供豐富餌料,每年吸引了萬余只大天鵝前來越冬,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

相關專家表示,發展“藍色碳匯”生態系統,正成為海洋生態經濟發展的新著力點。它不僅能助力碳達峰碳中和,還能為地方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達到綠色發展、人海和諧的共贏效果。

關鍵詞: 生態系統 海水養殖 旅游產品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