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黃一靈
7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與上海市政府聯合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科技保險創新引領區工作方案》。
“將臨港新片區科技保險創新引領區打造成為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科技保險創新高地。”這是《工作方案》中提及的建設目標。為實現這一建設目標,《工作方案》圍繞為重點產業提供特色科技保險支持、推動科技保險市場更高水平開放、保險與科技雙向賦能、實施科技保險創新人才工程等具體內容制定政策。
首先是服務國家和上海重大戰略落地實施。在民用航空、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建立臨港新片區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綜合保險補償機制,研究推出集成電路保險新品種和服務新模式,為人體臨床試驗和藥品、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后各階段風險提供全面保障。
其次是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保險應對氣候變化、服務綠色經濟發展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積極推進指數保險、收入保險等新型產品在城市氣候巨災管理、生態農業、支持新能源企業發展等領域的試點應用。同時,在網絡安全等新基建領域,通過建設集“保障+風控+服務”三位一體的新型網絡安全保險,集保險與網絡安全企業的合力,為企業提供覆蓋業務中斷損失、網絡勒索損失、數據泄露損失、企業名譽損失、法律服務費用等經濟支出的綜合性保險解決方案。
再次是推動科技保險市場更高水平開放,支持上海保交所構建國際化科技保險交易體系,并促進保險與科技雙向賦能,積極創新科技保險服務模式,加強數字化、科技化、智能化監管。
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保險業通過首臺(套)保險、生物醫藥保險、專利保險、科技貸保險等科技類保險產品,累計為社會提供風險保障近900億元。
業內人士預計,《工作方案》的正式落地將進一步發揮保險科技創新的支點作用,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此外,上海保險業即將在全國率先推出的普惠版網絡安全保險產品,預計可以覆蓋目前小微企業面臨的80%以上網絡安全風險,同時有效節約企業成本。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