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上海7月21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方面21日披露,通過生態環境監測統一制度建設,兩區一縣(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共享共用正在逐步實現。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發布以來,示范區(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在生態環境領域開展了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統一生態環境標準、統一環境監測監控體系、統一環境監管執法)等諸多制度探索和實踐。
該局方面表示,建立示范區生態環境監測統一工作機制,是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創新區域環境管理體制機制的新嘗試。接下來,該局將加強滬蘇浙三地、蘇州市和嘉興市、兩區一縣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進一步細化工作分工,完善監測統一工作體制機制。在加大政策及資金支持力度的同時,加強科技創新引領。
據悉,此前,上海、江蘇、浙江建立了涵蓋省、市、區(縣)的生態環境部門溝通聯絡機制,并成立工作專班,探索完善示范區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機制,打破行政邊界藩籬,加強資源共享,引導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生態環境監測一體化工作。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三地生態環境部門,建立重點跨界區域生態環境聯動監測制度,通過統一的平臺實現監測數據共享共用,逐步完善生態環境聯動監測機制。
上海、江蘇、浙江三地生態環境部門共同編制示范區空氣質量預報工作方案,明確組織保障、制度保障、預報會商工作方案和信息共享及發布等。三地生態環境部門組建示范區預報工作團隊,創新性地提出跨區域輪值首席制度,啟動示范區空氣質量可視化預報會商試行工作。
據悉,三地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推進示范區監測技術和質量管理體系統一,共同研究制定多項監測技術規范。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方面指出,技術規范的發布與實施,有助于規范監測工作開展,使之更好地服務于示范區乃至長三角范圍的環境監測與執法工作。
該局方面指出,將積極挖掘長三角科技力量和科研平臺潛力,整合研究機構、高校和大型企業的研發優勢;依托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太湖流域水科學研究院等技術力量,搭建示范區生態環境監測科研創新技術合作平臺,組織開展相關重點問題聯合攻關;同時加大對生態環境監測監控技術領域的研究和投入力度,加強新技術新方法研究,開展專項調查和研究性監測,為科學研判、精準施策提供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