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全球觀熱點:惠民繩網何以“網”天下 ──山東惠民縣繩網產業改革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2021-07-18 16:08:49 來源:中國發展網


(相關資料圖)

中國發展網訊 近年來,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充分發揮繩網產業比較優勢,堅持園區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強化改革引領,創新機制,精準發力,推動繩網產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軌道,安全網市場份額占全國80%以上,占全省90%以上,繩網產業入選山東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成功創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堅持園區化發展,推動產業集成集聚。一是重點項目帶動。搶抓經濟開發區擴容提質機遇,將黃河三角洲特色繩網產業園總面積擴大至7.95平方公里,7個總投資16.5億元的重點項目開工建設,2022年1-4月份,實現新型繩網產值15.2億元,同比增長24.87%。二是骨干企業集聚。為改變過去繩網企業布局分散、場所簡陋、運作成本高等問題,成功引入總投資50億元的惠民繩網國際智慧物流產業園,相繼落地了投資1.4億元的金冠公司年產3萬噸高端農用網等項目,成為繩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三是資源優化配置。強化李莊鎮、姜樓鎮核心地位,發揮其強大的輻射效應,形成優勢資源的集成和整合。李莊鎮先后建立莆田園、西區工業園、大通國際智慧物流產業園、繩網國際創新產業園、體育產業園五個園區,推動1000余家企業入園;姜樓鎮全力打造工貿園、新材料產業園、億順源科技創新園三個園區,主動承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資源外溢,成為濱州對接濟南的橋頭堡。

堅持規模化發展,推動產業多鏈聯動。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出臺了《支持新型繩網產業發展的12條措施》《繩網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繩網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鼓勵支持繩網產業向新型化、精品化、綠色化方向延伸拓展,力爭2025年繩網產業產值達到3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繩網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二是堅持協會引領。先后成立了惠民縣化纖繩網協會等四個協會組織,李莊民營企業商會成為山東省第一家省級繩網商會,在轉型提升、參展參會、行業管理等方面發揮了巨大引領作用。注重發揮4個協會組織和700家民營企業、20位招商大使的作用,實現了以商招商的裂變反應。三是突出要素保障。成立繩網產融服務中心,建立李莊鎮繩網園區綜合黨委,實現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的新型融合格局。在李莊鎮建立全市第一家鄉鎮級辦稅服務大廳、第一家“政銀合作”代辦服務站,建成“納稅人之家”,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辦”。姜樓鎮成功引進了知識產權服務站、省特檢院姜樓實驗室等服務機構,持續提升繩網產業創新活力。

堅持特色化發展,推動產業提質增效。一是智能生產挺進產業鏈高端。堅持內力挖潛,激發企業走出家族式生產模式,游樂網、道具網、蹦床網、防霧霾網等新型繩網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已由原來單一的建筑網發展到目前24個系列300余種繩網產品,8類產品打入巴西奧運會,滑雪場圍網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指定產品。二是智慧要素拓展產業鏈張力。加快搭建產業服務平臺,先后建成山東省網具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山東省繩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濱州市首個繩網生產力促進中心、黃河繩網先進技術研究院、繩網大數據平臺、中國繩網文化體驗中心、山東省繩網商會等平臺,有力推動繩網產業在科技研發、技術標準、人力資源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三是數字經濟激發產業鏈活力。在李莊鎮建成濱州市首個鎮級數據管理機構—大數據辦,推動企業上云。建成中國繩網產業大數據平臺,實現對繩網產業基礎數據、國內流通情況、跨境貿易情況等數據進行可視化管理。

總體來看,惠民縣繩網產業改革發展有如下幾方面的啟示:

——堅持企業放活,推動產業“站起來”。惠民縣是全國繩網產業的發源地,至今已擁有300多年的產業歷史。上世紀80年代中期,惠民縣鼓勵群眾從事車馬挽具加工,成為著名的車馬挽具之鄉,為繩網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90年代,根據市場需求,政府鼓勵經營車馬挽具加工戶轉為生產尼龍繩,實現“放下皮貨,搖起繩車”的轉變,推動繩網產業的一級跳躍。實踐證明,只有創業創新才能為企業的興盛聚集新動能、激發新活力。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推動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

——堅持集聚融合,推動產業“強起來”。上世紀90年代后期,惠民縣設立莆田產業園,通過建廠房、減免稅收等措施,吸引莆田繩網企業家來惠創業,實現資金與技術的雙重引進。一批繩網企業和加工作坊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實現“放下繩車,拿起皮包”的轉變,推動繩網產業的二級跳躍。實踐證明,產業集聚為產業發展帶來持久活力,產生“1+1>2”的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是產業提檔升級的強大引擎。

——堅持生態做優,推動產業“富起來”。近年來,惠民縣順應產業變革新趨勢,整合產業、文化和電商資源優勢,拉動繩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搭上快速發展的“數字化”軌道,形成“產業+配套,平臺+生態,技術+賦能”的數字新型產業業態,新型繩網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放下皮包,拿起鼠標”的轉變,推動繩網產業的三級跳躍。實踐證明,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成為助力傳統產業拓市場、優結構、降成本、增效益的重要力量,為優勢產業打開廣闊國際市場“新藍海”提供重要平臺。(楊立君 楊電波)

關鍵詞: 實踐證明 輻射效應 改革發展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