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全球報道:覆蓋全國 2022國家醫保基金飛行檢查啟動

2021-07-13 15:55: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2國家醫保基金飛行檢查日前正式啟動。虛假病歷、冒名頂替、過度治療、不合理用藥,種種不合理不合規的診療,增加了患者看病的負擔,還侵蝕了國家醫保基金。鑒于此,近年來,“三醫聯動”改革、飛行檢查、“回頭看”,從藥品前端到使用再到事后監管,醫療領域反腐行動持續擴大。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有力震懾了行賄腐敗、醫保騙保、帶金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醫療衛生領域部分人員利用職權之便,在崗位調整、職務晉升、藥械銷售、工程項目承攬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已經成為新時期監管部門重拳打擊的“醫療腐敗頑疾”。

血透、骨科、心內等是重點檢查對象


【資料圖】

7月8日,國家醫保基金飛行檢查黑龍江啟動會在哈爾濱召開,這意味著,2022年度全國醫保基金飛行檢查正式啟動。據悉,此次黑龍江檢查組飛行檢查將持續10天左右,對2家醫療機構中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的血液透析治療、高值醫用耗材(骨科、心內科)使用等情況開展檢查,對通過偽造醫學文書、虛構醫藥服務項目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國家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顏清輝表示,飛行檢查已成為醫保領域行之有效的監管手段,對鞏固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深度凈化基金運行環境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下一步進一步發揮飛行檢查的震懾作用和示范效應,推動醫保基金監督管理水平提升。

據悉,此次飛行檢查將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醫保基金。此外,飛檢還將重點檢查基金使用內部管理情況,財務管理情況,病歷相關資料管理情況,藥品和醫用耗材購銷存管理情況,和分解住院、掛床住院、違反診療規范、違規收費(包括違規收取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檢測費用)、串換項目、違規采購線下藥品、未按要求采購和使用國家組織集采中選產品等行為。

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司長蔣成嘉表示,大型公立醫療機構分解住院、過度診療、拆分收費、重復收費等行為仍未肅清,基層醫療機構掛床住院、虛假治療、超限用藥等情況普遍存在。各種新興的騙保手段不斷涌現,如定點醫療機構與耗材供應商內外勾結,“套標”使用耗材進行聯合騙保;又如,醫院各部門偽造耗材供應商銷售清單、發票、手術記錄等協同騙保。

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2021年度醫保基金飛行檢查報告顯示,對全國29個省份的68家定點醫療機構(三級醫院29家、二級醫院15家、一級醫院22家、醫養結合機構2家)檢查,發現涉嫌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5.03億元。

其中,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問題最多,被檢查的68家定點醫療機構中59家存在此類問題,涉嫌違法違規金額1.5億余元,占涉嫌違法違規總金額的30%。

零容忍 嚴查“靠醫吃醫”套路

近日,中紀委刊發《糾治醫療腐敗頑疾》一文指出,與以往收受紅包等方式相比,在醫藥購銷環節做手腳、拿回扣的形式更為隱秘。而在醫療器械設備、耗材采購上攫取私利,醫院多付的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患者,加重了患者就醫負擔,侵害了群眾切身利益。

中紀委文章中指出,藥品“回扣式”銷售是個公開的秘密,部分醫藥商每隔一段時間會派專人來醫院,給醫生、科室負責人、相關分管領導送信封裝好的現金,金額根據受賄者職務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而且他們一般混在患者隊伍里面,很難被辨別出來,因而監管也成了難題。

而在實際操作中,瓜分醫藥購銷回扣這塊“蛋糕”的利益群體,遠不止臨床業務醫生和相關負責人。此外,從業務部門到綜合部門,醫藥購銷領域的腐敗利益鏈條較長,往往“查處一個帶出一串”。“關鍵少數”把醫院管理權異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成為醫藥企業的“主攻對象”。

究其原因,與其他行業相比,醫療行業由于專業性很強,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更為明顯。部分醫生通過比患者擁有更多疾病信息的優勢,提供昂貴而不必要的醫療服務,甚至以多種方式套取醫保資金,侵吞群眾的“救命錢”。

黎川縣紀委監委駐縣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組長全新敏表示,這些“套路”多表現為:量身定做“假病歷”,通過掛床住院、虛記醫療服務費用套取醫保基金;擅自篡改病種,把不能補償的病種改為補償范圍內的病種,“違規”住院;故意把病情講得非常嚴重,開大處方,將只需門診的病開成需要住院的病,把小手術改成大手術等。

打通“大數據”徹查力度升級

今年5月,國家醫保局宣布,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已在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域上線,為13.6億參保人提供醫保服務。平臺可實現醫保業務編碼標準統一、數據規范統一、經辦服務統一,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醫保信息互聯互通、數據有序共享,醫保與多部門和醫療機構、藥店等單位的信息共享。

國家醫保局規劃財務和法規司司長王文君表示,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建成后,將加快實現全國藥品耗材編碼標準化,推進“帶碼招標、帶碼采購、帶碼結算”,便于數據在全國范圍互認、流轉、共享,促進省際間價格信息互聯互通、更加透明。

大數據下,通過線上采購,公立醫療機構采購藥品從藥企掛網到產品進院,以及臨床使用和醫院回款全過程信息會、數據化,有利于主管部門監測醫院用量、藥品價格、產品供應、貨款結算,不僅有利于開展藥品帶量采購,規范公立醫院臨床用藥,甚至可以從中發現醫保支付是否存在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飛檢就將加大對數據分析力度。根據飛檢實施方案,增加第三方機構人員負責數據篩查分析等工作。結合檢查重點,提前提取指定范圍內醫保結算數據、醫院HIS系統數據等,開展前期篩查分析。

業內人士表示,大數據下的醫療機構,雖然不是完全透明,但能通過歷史、區域對比看出差異,找到問題。同時,數據積累下,小問題也會被放大,違規的隱秘性將大幅度降低。

大數據應用將更為廣泛。據悉,目前已有地方上線“合理用藥在線審方系統”,對于門急診處方及住院醫囑,智能審核單個處方或住院醫囑,只需0.2秒,不適宜的處方或醫囑在醫師開具的同時即被攔截提醒。

根據江蘇省常熟市紀委監委駐市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審核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智能審核只是為進一步的專業評估提供了基礎,衛健委邀請專家針對發現的不適宜處方醫囑在適應癥、用法用量等方面進行規范性和合理性點評。此后,專家組在嚴謹評估基礎上將匯總出的不合理處方提交給市衛健委,作為對醫師進行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的依據。截至目前,已有32名有不良執業行為的醫師被記分。(記者 梁倩)

關鍵詞: 飛行檢查 醫療機構 醫用耗材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