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召開數字經濟領域企業座談會,在六個高地、八大標桿任務、六大標桿工程、四類標桿企業等方面闡述了北京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的舉措和成果,同時宣貫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明確2022年將協同各部門、各區,堅持方案引領,深化“五子”聯動,強化任務落地,根據數字經濟發展的最新態勢,制定今年標桿城市建設工作的總目標,并將建設方案細化完善為九大標桿領域,形成九大“標桿”任務,推進標桿城市建設工作。
一直以來,數字經濟的相關建設是北京市乃至全國的重點工作內容,相關企業也狠抓技術,專攻創新,爭取為數字經濟的建設貢獻力量。標桿技術諸如量子科技、區塊鏈、生物與信息技術融合等的突破創新更是成為2022發展總目標中的重點組成部分。
近期,歐科云鏈副總裁、歐科云鏈控股執行董事張超做客人民網,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就“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數字經濟”展開對話。
談及區塊鏈技術在近年來的發展,張超表示:“區塊鏈技術在我國確實得到了很充分的發展,目前也有了相關的成果。包括智慧城市建設、強化數據安全等方面,均有區塊鏈的貢獻。但未來的創新仍會面臨一些瓶頸,比如區塊鏈技術的性能問題和安全問題需要不斷優化,效能上相關密碼學的融入還需得到重視。同時希望更多企業包括創新的科研機構對此加大投入,爭取實現我國引領區塊鏈行業的更大成果。”
那么區塊鏈究竟如何在數字化轉型時代發揮作用?譚建榮表示:“首先,我們談到數字經濟首先關心它和實體經濟的關系,數字經濟是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的。其次,數字經濟要發展得好,必須要和實體經濟融合起來,只有融合才能發展。”譚院士還認為,數字經濟是實體經濟的高級形態,所有實體經濟最終都要轉型為數字經濟。而區塊鏈技術則是一項強有力的保證,助力提升安全、可信、可控。
談及數字經濟時代的區塊鏈應用,譚院士強調有兩個角度:“首先是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產業鏈將形成新的產業,另外區塊鏈與電子商務、網絡消費、網絡信用等各個環節融合,使其更優、更廣。”
而對于鏈上數據的創新應用,張超詳細講述了歐科云鏈如何充分利用大數據助力公檢法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從技術角度出發,我們同步了世界上主流的全節點數據,同時進行結構化處理,協助警方梳理脈絡。我們的知名產品“鏈上天眼”全力協助公檢法系統,在案件研判上做出了很多貢獻。”
對于未來的區塊鏈將走向何處,張超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國內區塊鏈大數據賽道還在不斷成長中,歐科云鏈目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基礎數據與行業經驗,在鏈上數據創新應用方面有著優秀的成果。積極投身于實際場景的應用于實踐,將區塊鏈大數據賦能數字化轉型時代各個領域,促進數字化經濟產業健康穩健發展,助力區塊鏈道路更長更遠,是未來歐科云鏈將持續努力的事情。”
來源:中企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