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觀察:向“白色污染”說“不” 合力共治塑料污染

2021-06-17 05:58:56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程暉

塑料污染對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亟需科學有效的治理。塑料污染治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消費者及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形成合力。目前我國治理塑料污染的現狀是什么,如何著力打通塑料制品生產、流通、使用、投放、回收、運輸、處置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有效的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體系?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國內最早從事循環經濟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研究的學者之一,同濟大學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浙江省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杜歡政教授。


(相關資料圖)

協同推進

打破塑料污染治理條塊“壁壘”

本報記者:治理塑料污染,地方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杜歡政:聚焦塑料污染治理,近年來中央圍繞塑料循環利用和生產者責任延伸等方面頻繁出臺政策法規。面對這個新形勢,地方領導首先應充分重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積極配合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地區實際出臺法規政策,通過具體化、可操作化的方案推進塑料污染治理的落地落實;其次,還應認識到塑料污染治理不是“運動戰”,要著眼于長效制度的建設。特別是對于塑料前端分類、回收、規范運輸等關鍵環節要進行科學的機制設計,協調好相關主體的利益分配,有效激發多元主體的活力;實實在在發揮央地聯動的合力,打出塑料污染治理的“組合拳”,加速推動我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本報記者: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需要各相關職能部門打破條塊之間的壁壘,協同推進治理工作。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杜歡政:一方面,應建立科學有效的部門協同治理體系,特別是對廢塑料的前端管理和后端處置進行整合性、全局性的系統設計和管理,避免出現職能交叉和管理空白。同時,通過聯合督查等方式構建部門聯動機制,切實打通部門之間的監管壁壘,保障塑料污染防治各環節的銜接通暢。

另一方面,應劃清協同治理過程中各部門職責,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內容和責任人,確保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每一環節都能監管到位、落實到位,切實推動各部門協同發力,凝聚起塑料污染治理的合力。

企業創新

打通塑料回收閉環體系“堵點”

本報記者:目前塑料污染治理還存在哪些難點堵點?

杜歡政:目前,我國塑料污染治理、特別是在廢塑料回收方面,由于回收渠道分散,種類繁雜,存在著諸多難點堵點。如外賣、快遞等重點領域的塑料污染治理體制機制建設剛剛起步;由于前端缺乏精細化分類,后端資源化利用的附加值大大降低……要破解這些難題,關鍵是要分門類、分品種、分場景開展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具體來看:分門類,即按照廢塑料形態,如廢塑料、廢紡等進行回收;分品類,即按照廢塑料的材料,如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HDPE(高密度聚乙烯)等進行回收;分應用場景,如外賣廢塑料、快遞廢塑料進行回收等。

精細化、規范化管理不僅能夠提高塑料污染治理的精細化、專業化程度,有助于實現精準施策;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回收廢塑料附加值,進一步激發大型企業參與塑料治理的意愿。

本報記者:對于產業界而言,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商業模式?

杜歡政:塑料污染治理政策的落地,需要產業界創新有效的商業模式,進而推動塑料回收閉環體系構建。

我國的廢塑料回收整體產業尚不成熟,仍處在高投入、低回報,企業無法建立穩定收益預期的階段。這導致我國廢塑料的處理市場化主體參與仍然較少,塑料分類企業、運輸企業、資源再利用企業發育還不能滿足需求。

因此,要打通塑料回收閉環體系的“堵點”,需要加快商業模式創新。一是回收模式的創新,如田強環保推動兩網融合、虎哥回收創新“家庭垃圾袋-小區服務站-清運車-分選總倉”回收模式;二是技術模式的創新,如廢塑料高值化利用技術、智能回收技術、智能分選、加工技術等;三是再生產品的創新,如高值化運動鞋、鏡框等。

通過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為企業創造穩定的利益驅動機制,促進資本積極參與,最終有助于構筑塑料回收閉環體系。

民眾參與

撬動垃圾分類重要“支點”

本報記者:如何激發民眾的力量,從源頭上進行有效地治理?

杜歡政:垃圾分類是從源頭撬動塑料污染治理有效的重要“支點”。一方面,有效的垃圾分類能夠減少塑料泄露到自然環境中,減緩“白色污染”的產生;另一方面,精準的垃圾分類能夠實現分品種、分門類、分應用場景的塑料閉路循環體系建設,提高廢塑料的末端資源化利用率。

而無論是塑料污染治理還是垃圾分類,都需要營造社會主體廣泛參與、共抓共治的良好氛圍。這項工作需要長久持續的動員、宣傳和培訓,需要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如通過政策圖解、公益廣告、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傳遞科學分類知識,凝聚社會共識,實現正面引導。

關鍵詞: 污染治理 垃圾分類 循環經濟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