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熱聞】中國廢塑料回收利用量居世界第一意味著什么

2021-06-14 10:13:28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王健生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今年4月聯合發布的《中國塑料污染治理理念與實踐》指出,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廢塑料回收與再生利用產能和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這對中國乃至對世界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節能意味著什么?6月13日,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開幕當天,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

塑料污染問題成全球第二大焦點環境問題

過去在超市購物、市場買菜,隨手扯一個塑料袋裝上瓜果蔬菜,曾是很多人的日常習慣。此外,近年來,隨著網購、外賣行業的興起,花樣繁多、五顏六色的塑料袋、餐盒、快遞包裝等,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1年發布的報告,1950~2017年期間全球累計生產約92億噸塑料。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塑料累計產量將增長到340億噸,年塑料廢棄物產生量約為3億噸。塑料污染問題已成為僅次于氣候變化的全球第二大環境焦點問題,給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極大挑戰。

“塑料從材料本身講并不能與污染物劃等號,塑料污染的本質是塑料廢棄物不當管理造成的環境泄漏。塑料一旦泄漏到土壤、水體等自然環境中,便難以降解,會造成視覺污染、土壤污染、水體污染等,處置方式不當還會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給脆弱的生態環境帶來持久性危害。其中微塑料進入食物鏈還可能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王永剛說。

“塑料是人類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將塑料從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去除,既不科學,也不現實。”王永剛認為,面對潛在的塑料污染風險,必須加強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發展塑料循環經濟。

推行塑料污染全生命周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面對日益嚴峻的塑料污染問題,我國不斷加強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積極發展塑料循環經濟,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推行全生命周期治理,探索塑料使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之路。


【資料圖】

“分類回收是實現塑料循環利用的關鍵環節。”王永剛介紹,我國政府出臺了投資、財政、稅收等一系列鼓勵措施,規范和引導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推動塑料行業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發展。在政府的推動下,企業和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形成了覆蓋廣泛的回收利用體系。

我國建立了由回收網點、分揀中心、加工利用工廠組成的完善的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創新回收模式,推動垃圾分類網絡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兩網融合”,成效顯著。

在開展分類回收過程中,針對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飲料瓶、HDPE(高密度聚乙烯)日用產品包裝桶(瓶)、PP(聚丙烯)塑料餐盒等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塑料包裝廢棄物,我國采取“專門回收”模式,建立起了覆蓋城市、鄉村的龐大的回收利用網絡,基本上能夠實現廢棄塑料瓶的“應收盡收”。針對塑料農藥瓶和地膜等使用范圍廣、收集難度大、環境泄漏風險高的塑料廢棄物,我國采取“強制回收”的模式,并制定了《農用薄膜管理辦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規定生產者的回收義務。目前,出現了由第三方專業公司運營管理,采用押金制回收農藥瓶的新模式。針對塑料包裝袋、塑料包裝膜等回收成本高的低值塑料,采取“兩網融合、統一回收”的模式,與其他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回收。

目前,我國廢塑料回收與再生利用產能和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從事廢塑料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企業數量超過了1.5萬家,相關從業人員規模約為90萬人。2021年,我國廢塑料的材料化回收量約為1900萬噸,回收率達到31%,是全球廢塑料平均材料化回收率的近1.74倍,回收利用產能約占全球70%,并且實現了100%本國材料化回收利用。而同期美國、歐盟、日本的本土廢塑料的材料化回收率分別只有5.31%、17.18%和12.50%。

在塑料污染治理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主動選用環保產品、旅行時自帶洗漱用品、拒絕過度包裝商品,逐漸形成了綠色消費新風尚。日常生活中,消費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不亂丟塑料垃圾,將可回收的飲料瓶等可回收塑料廢棄物交給專門回收人員,助力塑料廢棄物的再生循環利用。還有不少學校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宣傳活動,讓綠色消費的理念“代代相傳”。

建立“塑料污染治理共同體”加速全球治理進程

我國通過大力開展塑料污染全生命周期治理、綠色產業體系培育、綠色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綠色消費倡導、多元共治等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通過發展塑料循環經濟解決塑料污染的有效路徑,其實踐和經驗對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塑料污染治理,推動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合作,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塑料污染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王永剛說,因此,需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全世界聯合起來共同采取積極行動,形成各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參與的“塑料污染治理共同體”。

目前世界主要經濟大國和人口大國都在大幅度禁止、限制、替代塑料制品使用,加強塑料廢物回收。“各國需要相互交流經驗、加強合作,為彼此提供更多參考,這將極大加速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進程。”王永剛說。

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塑料廢棄物收集處理基礎設施很不健全,塑料回收利用率相對較低,環境泄漏風險大,成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短板。對此,王永剛提出,應禁止“塑料廢棄物”向這些不具備更好回收利用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出口。同時,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應當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給予其適當幫助。

關鍵詞: 回收利用 污染治理 循環經濟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