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登錄、箱門打開、分類投放……5月27日,兩江新區翠云街道南山花園小區居民陳先生來到小區里的智能投放站,一系列操作后箱門自動關閉,屏幕上顯示出投放重量,同時后臺自動將積分記錄到陳先生的賬號上,整個過程方便快捷。
像這樣的智能垃圾投放站,翠云街道轄區還有4處,均位于居民入住率高、生活垃圾投放需求大的小區。近年來,翠云街道啟動智慧化建設、實施五項機制,推動垃圾分類從“新時尚”走向“常態化”。
如何讓轄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讓垃圾分類成為街道“新時尚”?為此,翠云街道制定實施了單位聯席融合、人力資源融合、骨干帶頭、正向激勵、應急處置五項機制,從制度保障、責任落實、人員分配方面規范垃圾分類工作。
另一方面,翠云街道還對轄區原有垃圾點位進行智慧改造,升級集中投放點11個,安裝密封垃圾分類箱體261個。據統計,翠云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已覆蓋居住小區15個,涉及家庭1.45萬戶,3.3萬人。該街道已經實現居住小區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100%,參與率達到100%,正確投放率達到97.2%,目前日均收集廚余垃圾量13.1噸,占比超過生活垃圾的35%以上。(記者 崔曜)